top of page

​調查報告

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0

「2020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研究工作小組公布
公布日期:2020年9月9日

 

2020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平均分歷年最低,近四成市民指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精神健康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三分之一香港人表示社會爭議為他們帶來創傷。
 

多個復康組織及公營機構在每年10月合辦「精神健康月」活動,透過不同形式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向市民宣揚精神健康的信息。心晴行動慈善基金亦是主辦機構之一。
 

「2020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籌委會)的研究工作小組連續第9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以了解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期望喚起更多人關注精神健康。主題為「RE:Mind‧回應心靈」。「Remind」有溫馨提示的意思;「Re」表示重新、回應;「:」有停頓、註解之意;而「Mind」是心靈、思想。「RE:Mind」的意思是讓自己停下來,回應和照顧自己身心及情緒的需要,讓心靈得以休息,從而提升個人的精神健康。

I. 調查背景
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電話訪問,並由籌備委員會的研究工作小組分析數據。

調查日期:2020年6月22日至7月6日;晚上6時30分至10時30分
調查對象:15歲或以上,能操粵語的香港市民
成功樣本:1,002位,702位來自固網電話,300位來自手提電話;回應率:39.3%
抽樣誤差:在95%的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為±3.1個百分點
數據加權:按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2019年中15歲或以上人士的性別及年齡分佈為基礎配以加權處理

18-19_edited.jpg
18-19_edited.jpg

II. 問卷內容
涵蓋「世界衞生組織5 項身心健康指標(WHO-5)(1998年版)」及以下範疇的問題:
● 工作、學業、身體狀況、家庭、子女、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政狀況、個人前途、社會爭議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對受訪者精神健康有多大影響。
● 受訪者過去一年有否受到創傷;如有,受訪者過去一年所受的創傷、對其個人生理或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反應。
● 受訪者有否焦慮及抑鬱狀況。
● 受訪者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20-21_edited.jpg

III. 研究結果


1. 2020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

1.1 2020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

在2020年,超過半數(58.9%)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27.1%受訪者的精神健康狀況處於可接受水平,而14.1%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良好。

20-21_edited.jpg

1.2 按個人及住戶特徵劃分的精神健康指數

是次分析按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活動身份、住戶人數、住戶收入及子女數目的組別,比較其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的差異。結果顯示,女性、退休人士、學生和55歲以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較好。值得指出的是,性別、年齡、經濟活動身份及子女數目與個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在統計學上呈顯著的關係。男性、年齡介乎15至34歲或在職受訪者的精神健康顯著較差。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住戶人數及住戶收入與個人精神健康指數則沒有顯著關係。

20-21_edited.jpg

2. 比較2019年中、2020年初與2020年中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


是次調查為第10次「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為進一步了解自去年中出現的社會爭議對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研究工作小組於2020年初亦進行了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因此,本部分將報告2019年中、2020年初,以及2020年中3次調查的結果。
 

2019年中的調查結果比較,2020年初及2020年中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較差,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由2019年的46.41分下降至2020年初的44.48分,在2020年中稍升至45.12分。精神健康狀況處於不合格水平(低於52分)的受訪者比例由2019年中的56.4%上升至2020年初的61.8%,在2020年中稍降至58.9%。另一方面,精神健康狀況處於良好水平(即精神健康指數達72分或以上)的比例由2019年中的12.6%下降至2020年初的10.9%,再上升至2020年中的14.1%。

2.1 過往6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

22-23_edited.jpg

2020年受訪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為歷年最低

2.2 2019年中、2020年初及2020年中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比較

22-23_edited.jpg

精神健康狀況處於不格水平(低於52分)的受訪者比例,由2019年中的56.4%上升至2020年初的61.8%,在2020年中稍降至58.9%。

2.3 各個生活範疇對受訪者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2019年中、2020年初及2020年中)

是次調查亦問及受訪者各個生活範疇對其精神健康有多大的負面影響。(表1)顯示在2020年中,過半數
(54.5%)受訪者表示「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超過四成(43.6%)學生受訪者指出「學業」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約三分之一(34.0%)在職受訪者認為「工作」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約四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個人前途」(27.8%)或「財政狀況」(25.6%)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較少受訪者認為「身體狀況」(21.6%)、「子女」(17.9%)、「家庭」(18.2%)、「居住環境」(14.6%)和「人際關係」(13.5%)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頗負面的影響。

 

比較2019年至2020年的3次調查結果,表示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頗大負面影響的受訪者比例大幅上升,由2019年中的41.1%上升至2020年初的60.5%和2020年中的54.4%。

22-23_edited.jpg

2.4 社會爭議對不同年齡受訪者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2019年中、2020年初及2020年中)

相對其他年齡組別的受訪者,表示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頗大負面影響的年輕受訪者(15-34歲)比例大幅上升,由2019年中的51.9%上升至2020年初的71.3%和2020年中的71.1%(表2)。

24-25_edited.jpg

3. 創傷事件、「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症和抑鬱症

 

3.1 2020年中疫情對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

因應現時的社會狀況,除社會爭議外,是次調查亦問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對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38.4%)受訪者指出,疫情對其精神健康造成非常大/頗大的負面影響(10.3%受訪者表示非常大的負面影響;28.1%表示頗大的負面影響),47.6%表示輕微的負面影響;14.0%表示完全沒有負面影響。

24-25_edited.jpg

3.2 創傷事件

今次調查亦問及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曾否因目擊或經歷創傷事件而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在1,002名受訪者中,超過四成(44.1%)表示曾在過去一年遇到對自己生理或心理帶來負面影響的創傷事件。其中,107人指創傷事件為疫情;331人所指的為社會爭議;128人指的為其他事件(例如家庭問題、親人朋友離世等)。由此可見,整體受訪者中約三分之一(33.0%)及一成(10.7%)分別認為社會爭議及疫情為他們帶來創傷。

過去一年,你有否遇到一些對你生理或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的創傷事件?

24-25_edited.jpg

3.3 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文獻指出,創傷事件有機會令個人出現各種生理或心理反應,例如:發惡夢、難以集中精神、容易感到焦慮、憤怒、情緒波動等。精神健康的相關研究進一步指出,若個人因為創傷事件而出現一系列的生理或心理狀況,他們會被認為是有機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過去一星期,有否因為創傷事件出現以下反應至少兩次?(可選多項)

24-25_edited.jpg

若個人表示因創傷事件而在過去一星期出現最少兩次以上列出的10項反應中的其中6項或以上,他們就有機會患「創傷後壓力症」。

24-25_edited.jpg

在表示因創傷事件而造成生理或心理負面影響的受訪者中,四分之一(26%;113人)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研究工作小組發現,因疫情、社會爭議,以及其他事件(例如家庭問題、親人朋友離世等)而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26.7%、27.6%,以及26.4%。(表3)

26-27_edited.jpg

這個情況亦反映於各類受訪者的「WHO-5精神健康指數」。沒有遇到創傷事件的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
為50.26分;表示「因疫情造成創傷」、「因社會爭議造成創傷」,以及「因其他事件造成創傷」的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分別為40.08分、38.83分和37.67分。

3.4 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症和抑鬱症

除了「創傷後壓力症」,疫情、社會爭議,以及其他創傷事件亦會為個人帶來其他精神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等。根據本調查收集的相關精神病患症狀的數據,研究工作小組發現,相對沒有遇到創傷事件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遇到對自己心理或生理造成負面影響的創傷事件的受訪者有更大機會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簡而言之,13.4%和10.8%沒有遇到創傷事件的受訪者分別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40.7%和31.0%受訪者因疫情造成創傷而分別可能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表4)。值得注意的是,是次研究的設計是一次性的問卷,因此未能得出因果的總結,即相關受訪者因有情緒病引致創傷,抑或是因有創傷才引致患上情緒病。

26-27_edited.jpg

IV. 「快樂七式」與個人精神健康
為減少負面情緒,市民可以採用不同方法提升精神健康。臨床心理學家指出,為保持身心康泰,個人可以透過「快樂七式」提升精神健康。
 

是次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都有採用「快樂七式」的其中一項或多項,約六成(59.3%)受訪者表示自己採用了其中5項至7項。

28-29_edited.jpg

過去兩星期,你共採用了多少項「快樂七式」?

28-29_edited.jpg

表5列出採用「快樂七式」中4項或以下和至少5項的受訪者的個人特徵和各項精神健康狀況。結果顯示,相對採用「快樂七式」中4項或以下的受訪者(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為37.96分),採用「快樂七式」中至少5項的受訪者的精神健康顯著較佳(精神健康指數為50.27分)。

28-29_edited.jpg

此外,採用「快樂七式」中5項或以上的受訪者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比例較低;採用「快樂七式」中4項或以下的的受訪者出現相關精神病患症狀的比例較高。

30-31_edited.jpg

V. 建議

 

1. 政府及有關當局應儘快制定相關策略,並多管齊下推行各項措施和服務,以改善市民的精神健康。
 

2. 學校不但應為老師和學校社工提供培訓,以儘早識別需要情緒支援的學生,還要訂定合適和有效的策略協助學生減輕壓力,並幫助他們增強抗逆能力和適應技巧。
 

3. 要有效減少社會爭議對個人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各方人士應保持溝通,為香港社會發展尋求最佳出路。
 

4. 就近月疫情反覆的狀況來看,疫情不可能短期內在本地完全消失。政府與市民應該繼續同心抗疫,儘力減少社區出現大規模的感染,以令市民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
 

5. 建議市民採用「快樂七式」,可提升個人的精神健康。政府及有關當局應推行更多精神健康活動及教育,以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6. 市民可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照顧自己的情緒需要,例如透過改變衣着配搭穿出美與自信、透過細味食物提升個人精神健康、透過居住環境的小改造帶來大改變,以及透過運動保持正面和積極的生活。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情緒,適時的停一停,回應自己的心靈需要,藉以提升個人精神健康。
 

7. 有關當局應定期進行大型全港市民精神健康調查,藉以了解不同群組的精神健康狀況,以及監察有關變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