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烹」調好心情
由電視到網絡頻道,近年各路烹飪達人紛紛施展渾身解數,由中西佳餚到精緻糕點,推動全城烹飪風氣。達人展露廚藝時總不缺一句:「自己煮,食得更健康。」所指的主要是營養界推許的「多菜少肉、低糖低鹽低脂高纖」金科玉律;然而,看看達人烹調時的投入,上菜後與良朋親友分享的滿足快樂,大家都一臉幸福表露無遺,便知烹飪絕對可以煮出個好情緒來。
2012年,愛爾蘭暢銷小說作家瑪麗安‧凱耶斯(Marian Keyes)推出一本結合糕餅食譜的文集《蛋糕救了我》(Saved by Cake)。蛋糕救命?聽來確實不得了,書中她真摯地分享通過製作糕點換來正面情緒,流露感恩。
瑪麗安曾酗酒及患上抑鬱症,了無生趣。有一回,來訪的友人生日在即,她萌生為對方做蛋糕之念,由原材料到蛋糕誕生,給她無盡啟發;之後她便持之以恆,藉製作糕點尋回樂趣與方向,讓她重獲新生,是實至名歸的「生日蛋糕」。她說:「我得告訴你,不能說烘焙糕點治癒我的抑鬱,但它確實幫我跨過關口,美妙地減輕情緒問題。」
整餅並非阿茂
西方世界流行製作糕餅甜點,當地有不少文章介紹藉烘焙糕點促進人的正面情緒,然而,本地的情況又如何?從前俚語以一句「阿茂整餅」揶揄別人多此一舉、愚不可及,可想而知整餅並非受頌揚的地道文化。但時移勢易,近年本地也掀起烘焙熱,拉闊點看,進廚房起鑊造菜也蔚然成風;姑勿論造餅或造菜,其實都有消愁解憂的正面作用。
整餅的絕非阿茂,本地醫護團隊亦看到當中優點。數年前,醫院管理局推行「精神健康診所」先導計劃,以跨專業團隊(精神科醫生聯同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等)協助非緊急的精神病患者,特點是以心理治療為主。當時的報導便淺記了一位患上抑鬱症的管理人員,獲上述團隊設計治療方案,包括重整工作流程,更發揮患者對烹飪的興趣,讓她為家人做飯,體會箇中樂趣,病患終告痊癒。
同時,坊間部分社福機構也運用「廚藝治療」作為介入模式,讓備受情緒困擾的婦女透過烹飪獲得滿足感,重拾自信,緩減壓力,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入廚樂有道理
烹飪之樂,過來人不難理解,即使從客觀角度分析,同樣有理可據。把做餅或烹飪引進心理治療,屬於「行為活化治療」(Behavioral Activation Therapy)的一種。顧名思義,簡單而言,就是撥開內心的陰霾,重新發掘正向的一面。
心理治療學界對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發現有一定成效,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綜合而言,烹飪、造餅之所以能夠調整情緒,主要有幾個要點:
1. 烹飪者有機會發揮創意,表達自我,能產生美好的感覺,有助緩減壓力。
2. 通過分享自製的食物關懷別人,促進人際關係,煮出的人情味,妙不可言。
3. 推動人更積極的活動,投入有目標的工作,從而改善愛拖延、被動的處事慣性,抑鬱感覺隨之慢慢減退。
4. 當用心處理食材、考究食味、營造菜式賣相等,必須保持專注,當事人便進入如同靜觀的狀態,把覺知投進食物旳色香味上,有助放鬆心情,抽離繁瑣心事。
創意撫慰心靈
無疑並非人人都情傾廚房,不過研究發現卻說明寄情興趣的要義。值得留意是,由烹飪、造餅、繪畫、音樂以至編織,都涉及個人的創意。
心理學家指出,發揮創意能為情緒帶來正面的影響。因為創意能夠促進大腦生成新神經元,令人更靈敏,記憶更佳。另有研究發現,創意練習有助人處理抑鬱及焦慮情緒。要發揮創意,實非高不可攀,烹飪,就是十分在地的可能任務!
電影個案:煮出正向心理
影后梅麗史翠普演出、於2009年公映的《茱莉對茱莉亞:隔代廚神》(Julie & Julia),講述女主角茱莉(Julie Powell)正值人生低潮,於是建立網誌,記錄自己按上一代廚神茱莉亞(Julia Child)的食譜,煮出自家風味,過程中走出困局,事業、愛情展開新途。影片取材自茱莉的回憶錄,可說是真實的個案。
心理學家Jeremy Clyman在《Psychology Today》(今日心理學)雜誌撰文,指茱莉藉「烹飪計劃」實踐自我,築起一道邁向身心靈健康的正向軌道。作者認為,茱莉所做的正脗合正向心理學的取向。傳統的臨床心理治療聚焦精神病的症狀,主力探究當事人的「弱點」,正向心理學則傾向發掘個人的「強項」,促進當事人的正面情緒,致力尋找快樂之源,而非迴避痛苦、失落。
作者指出,烹飪不僅是處理抑鬱情緒的一個「變陣」,也可以讓人活出更豐盛的人生。作者在文末說:「烹飪給茱莉帶來轉變,至於能為你帶來同樣轉變的東西又是甚麼?」說明寄情的內容因人而異,大家不妨也細探一下屬於你的愉悅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