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濫用精神科藥物」平反

訪問  精神科專科醫生  劉英傑醫生  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

不知從何時開始,「濫用精神科藥物」深入民心,服食後令人變得痴痴呆呆,甚至上癮。究竟真相是否如此?就讓我們看清楚「濫藥」的真面目吧。


患病要吃藥,相信很多人都理解。如果需要吃抗生素,醫生在處方時,總會囑咐病人一定要吃完整個療程,而通常病人都會聽從醫生指示,乖乖地服藥;如果患上高血壓或糖尿病,病人基本上都會準時吃藥,不敢不吃;如果患上傷風感冒,很多人甚至自行到藥房買藥吃,務求及早服藥,病向淺中醫。但倘若患了精神科病患,需要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時,很多病人卻頗為抗拒,儘量不吃為妙,以免「濫用精神科藥物」。

擾亂精神  非治療精神

劉英傑醫生澄清,「濫用精神科藥物」的形容極不恰當。一般坊間錯誤所指「濫用精神科藥物」,當中很多並不是精神科藥物,例如氯胺酮(K仔),是麻醉科藥物,通常在進行外科手術時使用;咳藥水是內科藥物,治療咳嗽的。搖頭丸和「冰」,根本不是藥物,是毒品,在香港不用於治療。至於為甚麼它們被當作精神科藥物呢?「很大程度上,我想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這些稱drugs(藥物),毒品也屬於drugs。第二,因為會影響中樞神經及精神。」這謬誤真的匪夷所思,令精神科無辜地背上黑鍋!

精神科藥物  沒有「濫藥」效果

劉醫生進一步指出,「精神科藥物,應該具有治療精神病或情緒病功能,通常分幾大類:鎮靜劑、安眠藥、抗抑鬱藥、抗思覺失調藥,情緒穩定藥(mood stabilizer)、治療腦退化藥。


現在常用的抗抑鬱藥和抗思覺失調藥,主要是平衡腦部傳遞物質,例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藥物不會令服用者依賴,不會愈吃愈多,不會有上癮的問題。服後更沒有坊間所謂的『興奮』效果,所以基本上不會被濫用。

被人濫用的精神科藥物主要是鎮靜劑及安眠藥。市面上可以見到的,包括俗稱『十字架』、『白瓜子』、『藍精靈』是安眠藥,也有鎮靜作用。很多濫用鎮靜劑及安眠藥的人本身患病,例如,情緒病、焦慮症、抑鬱症,有失眠徵狀,當服過醫生處方的藥物後,覺得情況有紓緩,便自行在坊間買藥吃,因為沒有醫生跟進,只持續以不恰當的方法服食,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治標不治本,病情會變得愈來愈深或沒有好轉,甚至會引起併發症,結果上癮,造成濫藥的情況。」

害怕被人知  不願求醫問藥

公眾對於服用精神科藥物有很多誤解,怎樣才可以糾正這些錯誤的觀念?「首先,進行教育工作,向普羅大眾講解。教育應該由身邊人做起,當見到身邊人不知為何經常買某種精神科藥,例如鎮靜劑或安眠藥,又或者看見身邊人真的在濫藥時,便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劉醫生指出,有些人不願意看精神科醫生,因為害怕有被標籤的感覺。


有些病人曾嘗試吃藥,但之後依然抗拒吃藥,理由何在?「一方面,因為標籤效應,認為看精神科就等如患上嚴重精神病。社會的接受程度也有影響,不希望讓別人知道自己或家人患病。另外,很多病人對『治病』的概念不清晰,以為一定要吃一輩子的藥,不會『斷尾』。或者,當感到很疲倦時,便誤以為是藥物的副作用,但其實疲倦是病徵。」劉醫生解釋,因為精神科藥物有時需要調整及調較,例如抗抑鬱藥要連續服用兩星期或以上才開始起效,治療不是即時得以好轉,病人若不瞭解,當出現早期短暫副作用時,便很容易將情況災難化,對治療失去信心。

病人與醫生同行

對於採用藥物治療,劉醫生認為要科學化去看,「瞭解病人究竟服用哪一種藥,例如,抗抑鬱藥有二、三十種,整體來說,基本上新一代藥物的副作用少,而且選擇多,同一類的抗抑鬱藥、抗思覺失調藥都五花八門,每個病人的體質也不同,如果不幸出現藥物副作用,醫生可以透過調整份量或換藥,找出更舒服的治療方案。 最重要是病人願意將經歷和感受向醫生反映,尤其是治療的初期,讓大家一起尋找適當的切合點作治療,就會事半功倍。」

對病人及家屬的忠告

劉醫生再三叮囑,「別害怕藥物。精神也是身體一部分,就把治療情緒病的藥物與其他身體疾病的藥物看齊,以平常心對待則可。正如有傷風咳嗽看醫生,服用感冒藥;患糖尿病看糖尿專科醫生,服用糖尿藥;高血壓便要服用降血壓藥;覺得有情緒或精神方面問題,就要尋求這方面的專業治療,亦毋需特別介意療程的長短,總之,吃藥可以令病情穩定,已經達到治療效果。」


治療目的並不在於是否需要吃藥,而是令病人如常生活。

 


 

036-03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