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15

青少年情況堪慮

組織促多運動減網絡活動

 

每年10月,勞工及福利局與多個復康 機構及公營機構合辦「精神健康月」活 動,透過不同形式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 動,向市民宣傳精神健康的訊息。「精神 健康月」籌委會的研究工作小組連續第四 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 查」,追縱評估香港人的精 神健康狀況,希望有助喚 起更多人關注個人精神健 康。2015年的調 查研究更特別關注 15至24歲青少年 的情況。

-------------------------------------------------------------------------------------------------------------------------------------------------

 

調查方法


委託獨立調查機構於2015年7月至9月以電話訪問完 成了2,000份問卷,當中341名受訪者為15至24歲的青少年。或因今年社會上出現不少電話騙案,拒絕率較往年高。是次問卷調查的回應率是21.7%。


問卷內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及以下範疇的問題:
‧ 工作、學業、家庭、經濟、居住環境、人際關係、社 會爭議及前途問題對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有多大影響
‧ 受訪者遇到困難時會如何處理
‧ 受訪者認為自己擁有那些正向心 理的特質
‧ 身邊不同人士對受訪 者的情緒支援是否足 夠,受訪者又期望哪 些人會在逆境中支持 自己
‧ 受訪者使用網絡社交媒體 的平均時間,及其對受訪 者的生活及情緒之影響

20160203p48-57a.jpg

調查結果


A. 精神健康指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精神 健康指數」的分數為由最低的0分至100分滿分。是次調 查的受訪者的平均分為58.71分。 

20160203p48-57b.jpg

調查亦按着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婚姻 狀況的組別,比較其精神健康指數的分佈。整體有以下 發現︰ 1 男性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56.6分)低於女性(平 均分59.6分)。不論男女,由35歲起,指數傾向隨年 紀上升,65歲起有回落趨勢。

20160203p48-57c.jpg

2 已婚及同居人士的精神健康指數較高,平均分60.25 分;其次是鰥寡者,平均分58.30分;單身者平均分 則為55.49分。離婚/分居者的精神健康指數最低,平 均分48.57分,低於「合格線」50分之下。

20160203p48-57c.jpg

3 教育程度對精神健康指數並無影響。

20160203p48-57c.jpg

4 當受訪者被問及包括「學業」、「工作」、「家庭」、「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居住環境」、「經濟問 題」、「前途」、「社會爭議」等外在因素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有多大影響時,精神健康指數愈高的受訪者愈少認為自己受這些外在因素影響。

•對學生與在職人士而言,「學業」與「工作」是比較受重視的外在因素。

•在311名在學受訪者回應中,28.3%認為「學業」「頗影響」或「非常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

•而在710名在職受訪者的回應中,25.8%認為「工作」「頗影響」或「非常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

20160203p48-57d.jpg
20160203p48-57d.jpg

5 遇到困難時,選擇「不處理」的受訪者多屬精神健康偏差。

20160203p48-57e.jpg

6 精神健康指數愈高的受訪者,愈自覺擁有「正向思維」。其他正向心理元素則沒有太大的區別。

20160203p48-57e.jpg
20160203p48-57e.jpg

7 最多受訪者期望遇到逆境時得到家人支持。

20160203p48-57f.jpg

8 受訪者平均使用網絡社交媒體的時數為每天2小時,中位數則為每天1小時。年紀愈小,使用網絡社交媒體的 時數愈多。

20160203p48-57f.jpg

9 按職業劃分,家庭主婦的精神健康指數最高,平均分 62.77分;待業人士的指數則最低,平均分51.37分。

20160203p48-57f.jpg

10 若比較連續4年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今年的平均 指數值比去年稍微增加2.78分。

20160203p48-57f.jpg
20160203p48-57f.jpg

11 受訪者最能從家人身上獲得情緒支援,而精神健康指數愈高的受訪者,愈滿意身邊人給予的情緒支援。相比之下,受訪的在職人士認為從同事中所獲得的情緒支援最為不足,於696個回應中,43.3%認為「不足夠」、「相當不足夠」或「完全不足夠」。

20160203p48-57g.jpg
20160203p48-57g.jpg

12 精神健康指數愈低的受訪者,愈認為網絡社交媒體 支援比真實社交支援重要;男性(尤其是25歲或以 上)及精神健康指數較低的人士會花較多時間使用網 絡社交媒體。

20160203p48-57h.jpg

13 如果未來24小時內不能使用網絡社交媒體,精神健 康指數較高(68分或以上)的受訪者絕大多數傾向 認為他們的生活及情緒將不會受影響。

20160203p48-57h.jpg

B. 受訪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情況  

「精神健康月2015」主題為關注15至24歲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研究工作小組特別制訂相關問題,瞭解受訪青少年共341人的情況。   

調查有以下發現︰

1約3成青少年(105人)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其中33人的指數低於29分,表示可能有抑鬱的徵狀,需要進一步接受評估;青少年中,男生的平均指數是55 分,輕微低於女生的平均指數57分。

20160203p48-57h.jpg

2 比較男女初中學生、高中學生及大學生的精神健康平 均指數後,發現在初中組別中,女生的指數高於男 生,但在餘下兩個較年長的學生組別中,男女生的精 神健康指數距離有所收窄。受訪者未有包括小學生, 所以結果未能對小學組別的男女差異作出分析,未知 女學生的指數於初中前是否仍高於男生。

20160203p48-57i.jpg

3 在眾多外在因素之中,青少年認為「工作」、「前途」、「學業」及「經濟問題」等因素對他們精神健康的影響較 大,分別有20.3%、11.7%、8.0%及7.3% 的受訪青少年認為自己非常受這些因素影響。

20160203p48-57i.jpg
20160203p48-57i.jpg

4 面對困難時,只有近3成青少年會積極處理,最多受訪者表示他們處理困難的方法包括「閒談」(38.1%)、 「運動」(37.8%)、「消閒娛樂」(35.8%)、「積極處理」(27.6%),亦有5% 表示「不處理」。

20160203p48-57i.jpg

5 青少年最常使用網絡社交媒體,尤其是女性。

20160203p48-57j.jpg
20160203p48-57j.jpg

建議

市民遇到困難時,不要逃避問題,可嘗試多關心自己及身邊人,如未有能力處理精神健康問題,應主動向外界求助。

2 市民重整生活規律,多做運動,以運動作為其中一種放鬆自己的方法,並且減少依賴社交媒體,多注重實際生活的社交及情緒支援,藉以改善情緒。

3  市民以多角度看待事情,遇到困難時嘗試調整自己的心態,多以正向和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並可以發展多方面興趣,透過平衡生活幫助自己面對及處理困難,有助保持精神健康。

4 家庭、學校及社福機構多關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情況,並特別留意初中男生的情況,需要時提供適切支援;並可鼓勵青少年減少依賴社交媒體,多做運動, 均衡發展身心。

5 家庭對維持個人精神健康非常重要,建議僱主推行家庭友善的工作政策,推動在職人士平衡工作及家庭生活。

6 進行大型及長期的港人精神健康調查,瞭解不同年齡、階層、組別人士的精神健康狀況,以協助政府及相關機構制定未來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方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