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情緒病患照顧者

盡解心中情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顧問 美國耶魯大學復元及 社區健康課程教育工作者 陳靄華女士

家人患上情緒病,家屬經常要面對患者高低起伏的情緒,不少人可能會不知所措,既擔心他,又不知該如何照顧,有時候過分緊張,反而連自己也出現情緒問題,甚至連家屬也漸漸成了病患者,令整個家庭受到更大困擾。本港有團體曾於早年發表了一份《精神病患者家屬抑鬱指數調查報告》,發現當中近7成患者家屬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


雖然很多人都開始明白,協助情緒病患者,家人的角色相當重要,家屬應該有耐性、多支持及陪伴患者,但家屬本身又不是專業人士,如何與患者相處實在存疑,今期我們邀請了本會顧問、美國耶魯大學復元及社區健康課程教育工作者陳靄華女士接受訪問,希望協助化解大家心中的疑問及憂慮。

問:我懷疑家人患了情緒病,可以怎樣做呢?


答:若懷疑家人患情緒病,家屬先別太過擔心,應多親近他,了解他的情緒狀況,尤其留意有沒有自殺傾向等危險的跡象。若覺得有需要或已影響到日常生活,當然是勸他盡早求醫。不過未必需要即時去看精神科專科,可先到家庭醫生處接受簡單評估,又或者可以尋求一些心理輔導協助,以減低患者對就醫的抗拒。

問:家人說自己沒病,不肯看醫生,我可以怎樣做才能讓他去看醫生?


答:不少患者初時可能會抗拒看醫生,家屬可把?眼點放於患者的身體病徵,例如因情緒問題而失眠,消瘦或食欲不振,更可以此為切入點,鼓勵他為這些身體病徵求醫。求診時,家屬尤其是跟患者最親近的人不妨陪同,既可給予他支持,而且治療過程亦往往需要家屬一起參與。

如果患者真的不願意求診,家人亦不宜勉強,可先觀察他的情況,適當時再勸導。有時候,患者慢慢會感覺到自己有異樣,也會有求助的念頭,若家屬一直在旁支持他,便會增加他去看醫生的意願。最忌是家屬自己太過緊張焦慮,甚至過分強調他精神有問題,又或說些諷刺的話,即使原意是想勸他去看醫生,也只會適得其反。

 

問:我老是擔心在患者面前講錯說話,引起他有情緒反應,怎算好?


答:有這樣的擔心,某程度可能源於對情緒病的負面標籤效應,因而覺得要避忌。家屬不妨抱持平常心,自己先多了解情緒病,對它有正確的認知,了解它只是因為腦部傳遞物質失衡而致,是常見的疾病,而非患者性格問題或「發神經」;對患者亦不要採用批評角度,而是用關心的語氣跟他說話,相信這樣便不用擔心自己會在患者面前講錯說話。

問:我孩子會患上情緒病,應該是他小時候我沒好好關心他吧?


答:情緒病其實是由很多因素導致,非單一事件,不能把責任歸咎於誰,這樣亦無補於事,倒不如向前看,與他一起努力把情緒病治好。

問:我現在幾乎24小時都陪?他,但其他人卻覺得我太緊張了,是這樣嗎?


答:凡事要平衡,切忌過猶不及,有時候做多了比不做可能更壞。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應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若百分百全情投入於照顧患者的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變成喜怒哀樂全聚焦於他身上,這絕對不是健康的現象。你應該嘗試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和喜好,有正常的作息,與患者之間保留一定的空間,對你固然有助維持身心平衡,也可避免因過分照料而令患者太過倚賴或覺得自己沒用。

另外你照顧別人時也要照顧自己,若察覺到自己也出現情緒問題,例如失眠、緊張等,不妨輕鬆一下,例如出外找人聊天或做點運動,但若覺得自己已無法處理,便應及早向專業人士求助。有時候,情緒未必容易察覺,但身體卻會告訴你問題出現了。多留意身體的變化或聽朋友的提醒,若發現特別疲累、周身痠痛,緊張心跳等徵狀,便要自我反思,是否自己已「爆燈」。

問:患者的情緒問題,有時會影響到其他家人,甚至引起爭吵,我可以怎樣做呢?


答:情緒病患者較容易與家人在一些生活細節上產生磨擦,例如強迫症患者經常有重覆的洗手行為,便可能影響同住家人使用洗手間的時間。面對這些情緒和衝突,最重要是體諒和溝通,例如定立使用洗手間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磨擦,其實照顧情緒病患者,不光是主要照顧者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應多些分享及溝通,例如主要照顧者可多告訴其他家庭成員患者的情況,需要他們幫忙時亦不妨提出,讓大家分擔一下,共同商量解決方法,這樣亦有助減低照顧者的壓力,減少主要照顧者一個人承受所有壓力。當有家庭活動時,應該鼓勵患者一起參與,不要因為避忌而不讓他出席。

家人患上情緒病,協助他尋找正確的治療固然重要,但家屬或照顧者的教育及支援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亦是關鍵。現時很多地區均有綜合社區精神健康中心及非牟利機構提供各類家屬支援服務,例如「家屬的朋輩支援」,讓患者家屬可以聚首一堂,分享他們的經驗及壓力,因經歷相近,不但更易有共鳴,減少對此病的偏見及誤解,其他人的經驗也能提供參考作用,令他們對治療也會更有信心。 

 

從蜘絲馬跡察覺危機


生活模式突變,例如平日外向好動,社交生活多,但突然不與朋友聯繫,整天躲在家中,又或突然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身體也變得消瘦等,都可能是情緒病徵狀,甚至可能暗藏自殺傾向。患者不一定會把問題宣之於口,這需要靠家人平日多關心多留意,去察覺其中變化。反過來說,其實大部分患者出現情緒問題甚至最後自殺,都有跡可尋,關鍵是家人平日跟他是否有足夠的相處時間,有沒有真正去觀察及了解他,是否「郁下條尾都知佢發生咩事」。


 

030-031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