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先顧己 而後顧人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教育及服務經理 / 認證輔導員 黃永泰先生

情緒病是常見的長期疾病, 無論患者與照顧者都需要與病共存, 長期作戰。身為照顧者, 大多數都有悉心照顧患病親人的良好意願, 但卻基於一些迷思,往往事與願違, 吃力不討好, 得不到效益之餘, 嚴重者甚至弄得兩敗俱傷!既與病患作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免誤入歧途,且讓我們了解一下照顧者常常遇到的困擾,學習如何做個稱職的照顧者。

污名謬誤 拒絕求助
有病求醫乃人之常情,可是對於情緒病患者來說,卻是恰恰反其道而行,雖然知道身體出現了問題,但往往諱疾忌醫,患者本人如是,就連身邊的照顧者不願認同患者的病情也是屢見不鮮。


何解患病不求醫?情緒病被污名化和受社會負面標籤,產生社會恥辱感(Public Stigma)與自我恥辱感(Self-stigma),因而形成心理枷鎖,使患者和親人恥於面對病情。而傳統家庭教育一向強調我們要學習堅強、內斂,不能示弱,「強弱懸殊」的觀念根深柢固,這些社會因素使求助沿途困難重重。


也由於情緒病發病初期對生活並未帶來嚴重影響,患者一般仍能如常運作,以至缺乏尋求治療的急切性,或沒有認真進行診斷。患者拒絕求助的常見自我因素有:

 

  • 對於患病的自我感到陌生,對於要接受自己正經歷艱難的時刻而感到害怕。

  • 曾經尋求幫助,但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 戒備心強,恐怕在求助時會暴露身份,或者留下紀錄。

  • 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 對情緒病認識不足,或把重性精神病混淆,或輕視情緒問題。

  • 恐怕需要終身接受治療,無法康復。

心疲力竭 如何是好?
不少親友反映難以勸喻拒絕求助的家人或朋友接受輔導或治療,主要原因是他們說自己沒病,毋需看醫生。懷疑親人患了情緒病,可以怎樣做呢?


別太過擔心,太過緊張焦慮、過分強調他精神有問題,只會適得其反。可嘗試先把着眼點放於患者的身體病徵,例如心跳、腸胃不適、失眠等,多陪伴他,靜靜了解他的情緒狀況,留意有沒有自殺傾向,在適當的情況下建議他尋求一些心理輔導協助,但不宜勉強。


對待自己:設立界線、自我關懷、善待自己
作為情緒病患者的親人,很自然會擔當起照顧者的責任,肩負照顧患者日常的起居,使原來已經忙碌的生活百上加斤,時間更不敷應用,以至被迫放棄一些個人休息和閒娛空間,變相削減了放鬆壓力的機會,令面對和處理病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倍感壓力,形成惡性循環,甚至瀕臨「心力交瘁」的耗盡狀態。


照顧情緒病患者,並非一時三刻便可完事,照顧者需要作好漫長的準備,首先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和希望,注意自己生活的愉快感和滿足感。


要為自己設立界線,如感到自己的情緒不太平衡或失控,便需要暫時放下,離開現場,為自己保留一些空間。照顧者的角色是關懷者和扶持者,痊癒最終是要靠病者自己的努力,所以照顧者不要過分內疚和自責。


對待患者:陪伴、同理、避免爭論
陪伴是很有效益的良方,用心聆聽病患者的傾訴,尤勝千言萬語。但切勿強迫他們「吐苦」,亦毋須作出評論或批判,更不要責備他們。

 

抱存同理心,處於對方的立場來思考,了解患者的觀點,從而認知他的情緒。化解了他的自我防衛機制,才能察覺他的需要,方能回應對方的感受。以同理的思維來關心對方,但毋須認同病人的所有想法,當中需要找出平衡點,切記避免爭論,需耐性觀察患者的轉變,並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接受專業治療。

溝通、溝通、溝通
照顧者往往是病患者的摯親,愈是關心愈是愛,無奈事與願違。為何每次想溝通,最後都會變吵架,弄巧反拙?


溝通的意義,在於傳遞「事」和「情」,「事」指事實內容,「情」指情緒感受。面對情緒病患者,在溝通的時候,特別需要注意溝通方式,友善(非粗暴)的溝通非常重要。尤其是與關係十分密切的親人,我們可能已經習慣有話直說的表達模式,毋須客套,亦不認為自己是「粗暴」的,可是在日常的言語中,往往還是有許多粗心暴露出來的話語,確實會引起大家的痛苦。


友善(非粗暴)溝通模式有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別忘記,有效的溝通必須是雙向的,雙向溝通的3技巧包括:提問、傾聽和表述。對於新手照顧者,這些都需要時間去學習,而竅門在於親切,接納自己和他人,互相尊重,能與人建立真誠的關係。

認知、認識、認同
很多照顧者表示害怕在患者面前講錯說話,引起他的情緒反應。其實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患者的情緒可能源於對情緒病的負面標籤效應,照顧者應抱持平常心去學習情緒病的知識。如果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在照顧時會無所適從,難以應對,令照顧者倍感吃力,所以了解和認識焦慮和抑鬱的情緒病徵,必定有助於認同雙方的感受,皆有裨益。

情緒病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

  • 情緒時常感到低落

  • 沒精打采感到疲累倦怠

  • 無法專注在工作或課業上

  • 對以往喜愛事物都失去興趣

  • 胃口變得不好或暴飲暴食

  • 失眠或嗜睡


情緒問題導致的生理影響

  • 呼吸及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感覺敏銳、肌肉緊繃、冒汗

  • 睡眠障礙、食慾改變、體力下降、性慾減退、專注力及記憶力降低

  • 承痛能力下降、不明原因疼痛

情緒病能完全康復嗎?這是照顧者甚為困惑的疑慮。須知道,在精神病患中,康復是指患者重拾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權,以及在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等等日常生活上運作如常,並擁有社會上一般人所應有的機會及角色。克服情緒病,最重要是靠患者自己,照顧者是協助,而藥物治療則有助病發時平伏情緒失衡及鞏固康復。

精神健康急救ALGEE
危急事件往往突如其來,並可能造成人命傷亡,對受影響人士造成身體或心靈的創傷。經歷危急事件後,容易令人消極、對身邊事物失去掌握及安全感,並感到無奈和被動。科學研究指出,不恰當的心理干預方法會加重
危急事件對受影響人士的傷害。


精神健康急救是一種國際上廣泛使用並配合研究數據支持的心理干預方法,能即時有效減低危急事件所引發的初期不適感,並提升受影響人士對事件的適應及應對能力。精神健康急救的對象包括經歷危急事件的當事人、其親屬和家庭,以及現場人士、救援人員或其他前線工作人員。

18-19.jpg

精神健康急救不是心理治療,而是以人性化的方式,細心聆聽,給予關懷,與受影響人士建立聯繫並提供實際協助,從而穩定受影響人士的情緒及提高安全感。精神健康急救並能提供有效資訊,以處理危急事件後之心理困擾。


三大行動原則:
1. 觀察:事情狀態、生理狀態、情緒狀態、安全性
在安全的情況下,了解當前的事情狀態是否穩定,通過溝通查察受影響人士的身心狀態有沒有異常、情緒狀態是否穩定。
2. 聆聽:察言辨色、言外之音
專注地主動聆聽,是否出現焦慮、恐懼、憤怒、抑鬱等等情緒,接納他的感受,讓受困擾的人士平靜下來,然後詢問他的需要及擔心,並與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連結
連結各種資源,取得資訊及基本所需,以解決現實問題,包括情感鏈接、現實的資源鏈接、社區的服務資源鏈接、救助資源鏈接等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