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情緒病?不是玻璃心!
精神疾病?生理因素?
冠心病患者,是由於心肌裡的血管栓塞,導致心臟機能惡化,而產生心臟功能衰竭、心絞痛等病徵。
但你知道嗎?復元人士的大腦部位也有受損,導致腦細胞功能障礙,而產生認知功能、思想、情緒、行為等異常。
其實,無論是上述哪種疾病,生理因素都起主導作用,非個人所能控制和改變。而兩者都需要藥物配合生活改變來治療。
冠心病患者在痛苦地按著胸口,我們絕不會說他不努力、演戲、「玻璃心」吧?
那麼,我們怎能用這些標籤去責怪精神病患者的消極情緒或缺乏動力呢?
作為照顧者,可以做些什麼?
在照顧過程中,你可以做到的,就是多了解復元人士的疾病和痛苦,多陪伴他做他喜歡的事🫂,還有適時尋求專業協助了。
別只是去諮詢互聯網,而不去諮詢專業人士!就像家裡起火,但卻只上網搜尋救火步驟,卻不去報警叫消防員!
作為照顧者,你付出無限,可別忽視自己情緒!就像跑步時胸痛,以為休息片刻就好,殊不知這可能是冠心病警報!
不僅是胸痛,即使一段時間內,情緒困擾情況仍未見改善,都應向專業人士求助,歡迎來電心晴行動情緒支援熱線2301 2303傾訴及尋求適切支援,避免讓情況惡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