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輔導員對話

心理輔導知多啲(中篇)

我們在今期會繼續解答一些有關心理輔導的常見問題,如果大家對情緒病或心理輔導有任何疑問,也歡迎電郵我們:joyful1@jmhf.org,我們會稍後儘量為大家一一解答。

1. 問: 我已接受了幾節面談輔導,感覺好像差不多,我還應繼續接受輔導嗎?
答: 這要視乎你的期望。輔導員一般在第一節的首半小時已能發現當事人的問題癥結,但還要看當事人主觀上是否已準備去改變。一般來說,當事人都需要時間去準備作出改變,因為他本來的世界觀可能充斥着自己已無能力及無法作出新嘗試的想法。其實他願意主動去尋求輔導,已是作出改變的第一步,但問題要看他自己有多察覺自己的轉變,從而給自己更多能力。有些求助者會不停拒絕承認,但仍每次出席輔導,可見他已願意嘗試亦已在改變,只是他自己仍深切不相信自己而已。

2. 問: 我懷疑自己有情緒問題,應該先看精神科醫生,還是先接受心理輔導呢?
答: 這要看你的身心狀況,如果身體狀況欠佳,未必能夠有足夠的精神去進行分析或作出轉變,我們會建議先看精神科醫生,以藥物去控制身體情況,助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若服藥後情況仍未改善,就需要從心理層面去產生改變。


3. 問: 看心理輔導會斷尾嗎?
答: 當然可以,我們的目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止是授人以魚。輔導的目的是與當事人一起尋找出一些適合他自己的新處理方法,而非告訴他可以使用哪些方法,這樣將來他們再遇上不同問題時,也能自行處理。


4. 問:接受心理輔導會有副作用嗎?
答: 當事人有機會在過程中需承受作出改變後仍然失敗而帶來衝擊,產生一些不適、失敗和失望的情緒,不過輔導員會一直從旁協助他去奮力調整及面對。


5. 問: 接受心理輔導會造成依賴嗎?
答: 確實有此機會,由於輔導員給予求助者支持和聆聽,有可能是對方在人生中一直找不到的,所以他們會很想見輔導員,因而造成依賴。輔導員在過程中會協助求助者掌握與他人關係的處理方法,促進他與別人的關係,以讓他日後能自行去解決問題,不用再尋求輔導員的協助。


6. 問:我可以陪家人一起進行輔導嗎?
答: 可以的,但要視乎當事人壓力的泉源,例如問題有可能源自家人,而未準備好就一起進行輔導有可能帶來負面的互動,就未必適合一起進行。輔導員會事先與當事人傾談及了解,若對方願意,而輔導員評估後亦覺得一起進行輔導對事情有幫助,便會安排一起進行;若當事人不願意,輔導員亦會了解原因,因為那可能才是問題核心。

7. 問: 腦退化症患者可以接受心理輔導嗎?
答: 要視乎患者的認知程度,若他已無法理解別人的說話,便無法進行心理輔導,但若他的照顧者認為有需要,又或因照顧親人而令自己有情緒困擾,建議他本人可安排接受輔導,對自己及被照顧的患者也會有幫助。另外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嚴重精神病患者都未必適合進行心理輔導,但本會可協助安排轉介服務。

 

8. 問: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輔導員?
答: 這要視乎你的財務承擔能力、對方的履歷、專長、機構、大學專業等,除此之外其實毋須刻意去選擇,因為不論任何特質及性別的輔導員,原則上都有能力協助求助者去處理問題,亦只有進行了輔導,才知道該次輔導是否成功。如果刻意要求某些條件,反而可能反映求助者在相關方面的缺失,例如選擇女輔導員,可能顯示求助者在與男性相處上存有問題,具經驗的輔導員在輔導過程中亦會意識到問題及會協助處理。

 

9. 問: 如果我覺得輔導員不適合我,可以更換嗎?
答: 如果你正在本會進行心理輔導服務,你可以向本會職員提出,若本會認為原因合理,可以安排轉換輔導員,但最多只可以安排轉換一次。

 

10. 問:我接受輔導後會否影響工作?
答: 求助者的所有資料均只供本會負責有關服務的職員及輔導員用作內部參考,即使資料上有任何關於求助者的就職資料,本會亦不會向相關公司透露任何個人資料,所以求助者毋須擔心接受輔導對本身工作有任何影響,而所提供的資料在個案完結一年後便會銷毁。

本會輔導服務預約熱線:2301 2303(非辦公時間請留言)
費用:每節港幣300元

輔導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10:00至晚上9:00
星期六 早上9:00至下午1:00

36-37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