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失調情何以堪!
訪問 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主席 何吳潔瑜女士
佳節當前,總離不開美食。華人社會, 以食為天,受傳統文化影響,無論家事國事天下事,早已習慣在飲飲食食中解決,使飯桌上無形中具有權力控制的意義。「為兩餐乜都肯制」的現象膾炙人口,飲食節目充斥傳媒,但正當美食令人垂涎三尺,那邊廂又 竟有骨瘦如柴的人為了迎合「社會標準」而竭力節食減肥,或者種種原因,弄至先則節食,繼而厭食、暴食、狂食,受盡進食失調的折磨,何苦來哉!
「首先必須澄清,導致進食失調的原因不一定是節食減肥,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而已。」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主席何吳潔瑜女士強調,「進食失調症是一種很複雜的病患,嚴重者可致命。最常見的是厭食症、暴食症和狂食症,當中涉及精神、生理、心理及人際關係等問題。患者的進食態度及行為異常,思想不停受着體重控制、食物、自我形象等纏繞。」
何吳潔瑜主席解釋,進食失調症是一種有關情緒的心理困擾,若患者只是吃很多,但又很享受吃東西的過程,而吃完後又不會因內疚、後悔而出現補償行為,那便不算是暴食症或狂食症。很多時患者吃東西多數是情緒驅使而非生理需要,如以吃東西來填補空虛苦悶的 感覺、發洩負面情緒、轉移視線或逃避問題等。因此,要界定患者是否患病,除了磅數 及進食情況之外,還要評估其心理及社交等方面的困擾。
進食失調症之近年本地趨勢
由於香港現時沒有關於進食失調症個案之確實官方數字,何吳潔瑜主席指出,「政 府暫時未有一個專門醫治進食失調症之計 劃,患者只有往不同醫院部門或是其他不同團體求診,進食失調症需要很長時間的心理治療,然而香港的醫院缺乏足夠人手應付此 症,故此大部分的患者也得不到及時或適切 的治療。我們深信還有很多不同程度的進食 失調症個案並未獲知。」據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於2010年至2015年7月的資料顯示, 共接獲1,221個熱線查詢有關進食失調的疑問,其中發現664宗個案,按照DSM-IV的 診斷標準分類,當中接近32%是厭食症,約 27%是暴食症,大約2%是狂食症,其他進食失調類別則為39%。女性佔93%,而男性 只有7%。超過半數患者之年齡介乎16至25 歲。
厭食症 --- 控制、尋求安全
患者在開始時會因為透過控制體重而獲得成功感與滿足感,又或者因為身體過輕而引起家人的關注,於是沉迷於控 制體重。因為「進食」基本上是可以由自己作主,所以患者在不如意時,會以控制體重來獲得自控感,以減輕焦慮及增強自信心,可惜情況卻往往反噬,使患者失去對生命的駕馭力。
狂食症 --- 失控、 發洩情緒、 逃避現實
患者是因為負面情緒而出現失控狂食。狂食情況與暴食症頗為相似,而與暴食症 的最大區別是,患者在狂食後沒有作出補償行為。
暴食症--- 失控、 發洩情緒、 逃避現實
患者在開始時有可能是因為過度抑壓食慾,致使身體反而對食物產生過分渴求,最後演變成失控狂食,但又極度害怕肥胖,因此每次暴食後都會施以一連串補償行為(如扣喉、過量 運動)來維持體重。此外,患者發現狂食時獲得發洩情緒的快感,也可借 「放縱」來逃避現實,借狂食來減壓,久而久之便墜入抑鬱與失控的惡性循環的深淵。
10個有關進食失調症的事實
‧ 進食失調症主要影響年輕女性,7成半患者介乎11-30歲。
‧ 本地研究顯示,減肥者患上進食失調症的風險是沒有減肥者的5-8倍。
‧ 進食失調症是一種心理上的病態行為,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 如患者沒有求助意識,一般家庭醫生也未必能及時察覺到進食失調症。
‧ 外國研究顯示,厭食症的過早死亡率與其他精神病比較是最高的。
‧ 醫學界暫時未有針對專門醫治進食失調症的藥物。
‧ 進食失調症只要經過適切的治療也能完全康復。
‧ 厭食症患者並不是因為討厭食才選擇不吃。相反,他們常常想着食物。
‧ 患上厭食症的人有機會變成暴食症。
‧ 大部分暴食症患者的身型標準,與別人一同進食時份量正常,潛藏個案難以識別。
剖析厭食、暴食、狂食的疑惑
其他類別的進食失調症
何吳潔瑜主席提醒,若病徵與上述的進食失調症很相似,但其症狀又不完全吻合任何一個類別的話,患者可能會被分類為其他類別的進食失調症。例如沒有狂吃但卻有補償行,或者狂吃與扣喉的情況沒有規律或不是持續出現,少於暴食症中所提及的頻率及持續性,但也有可能是病發初期的表徵,這種情況其實相當普遍,而且亦未必反映其病情一定較輕微,可能純粹是分類上的偏差。例如「夜食症」,這是一項較新的進食失調類別,雖然未列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 計手冊》。但由於其情況有上升的趨勢,香港亦有出現該症狀的案例,顯示與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患者同時出現抑鬱症,因此,屬「其他類別的進食失調症」的患者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其病況可能是徘徊在厭食與暴食兩個極端之間,同樣需要接受治療及關注。
進食失調成因複雜 常與情緒病共發
有關進食失調症的患病成因,包括以下各種因素:
心理因素
情緒抑壓 有研究指出,進食失調症患者經常處於一個很高的壓力水平,當情緒抑壓得太久或已負載太多的時候,很 容易會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失調。負面情緒往往是誘發進食失調症的其中一個危機因素,患者通常依賴了暴食 這種自我催殘的行為來使自己的負面情緒得到緩和,可惜到頭來卻又因為體型不滿等思想而出現更多的負面情 緒,造成惡性循環。
自我形象扭曲
為了提升自信及得到別人的認同,患者通常會努力追求一個社會上認同的外表及身型,因而扭曲自我形象 及對自己的評價。
性格特徵
經常情緒化及神經緊張、性格自卑及對自己擁有負面評價的人是患上進食失調症的高危一族。尤其是完美主義者,他們比一般人更難得到滿足的感覺。例如對自己的外型諸多挑剔,特別是針對磅數、尺寸等有關數字更特別敏感。
與情緒病共發
進食失調症與某些精神問題有莫大關係,例如各種情緒病(抑鬱症、焦慮症及恐懼症),兩者的同時發病率相當高,甚至很難界定是由抑鬱引致進食失調還是進食失調引致抑鬱。所以有些同時病發的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用抗抑鬱藥來控制情緒及暴食。其實厭食或是暴食只是一個表達內心鬱結的一個行為問題,患者往往是因為在生活上遇到一些不愉快或困擾,繼而選擇了進食來宣洩,最後卻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惡性循環。由於患者身在其中,可能並不察覺當中的關係。
另一個常見的同時發病的是強迫症。患者會經常強 迫自己做一些令自己安心的行為,最明顯的是強迫自己進行與控制體重有關的行為,如計算卡路里。這是因為他們處於一 個極度不安的情 緒中,需要靠一些重覆的行為來 消除不安,緩和 自己緊張及恐懼的情緒。
家庭因素
家庭環境包括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模式、情感的表達、教育水平等,對進食失調患者的影響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也有人認為進食失調症其實是一個有關控制與權力鬥爭的心理問題,這個說法其實非常適合應用於患者的家庭關係中。以下有幾種家庭關係最容易出現問題。
家庭管教太嚴緊或父母太過分保護
孩子從小到大都缺乏自主權,所有生活上的大小事情都由父母替他們安排及作主,特別是在飲食習慣方面。因此他們會覺得很多事情都受到別人的擺佈,自己 無法掌控。於是他們選擇了控制體重、控制食慾來代表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命。
家庭內的權力鬥爭
有些小孩會利用吃與不吃作為吸引重要人士(如父母)注意的手段,以獲得父母的疼愛;或者以此病來修補父母之間的破裂關係,希望父母再連繫來關懷他。然而不少患者其實是不想與父母有正面的衝突、又或是想獨自承受家庭的負擔,因此才錯誤地利用了吃與不吃來傷害自己的身體以發洩情緒。
社會文化因素
極端減肥方法及觀念
現今香港社會彌漫著一片減肥風潮,很多人都只追求一個單一的身型標準,認為「瘦削」就等於美麗、成功;相反肥胖就是失敗、醜陋及無自信。研究發現,極端減肥方法與暴食症的發病有莫大關係,而且還會使暴食問題持續。據香港進食失調復康會發現,大約有95%暴食症患者於發病前曾用極端方法或速度去減肥。
生理因素
血清素失調
研究指出,部分進食失調症患者的血清素不活躍。 因此,部分患者會出現其他與血清素有關的情緒病,如焦慮症、強迫症與抑鬱症等。
遺傳因子
進食失調患者親屬的發病率比普通人高;而雙胞胎研究亦發現,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同時患上進食失調的機會比異卵雙生的雙胞胎高。由此可見,遺傳因子跟進食失調症的發病率有一定的關係。
荷爾蒙分泌
據資料,女性與男性患者的比例大約是10:1,而高危階段多為青少年期至成年期初期。顯示出荷爾蒙分泌可能構成患上進食失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