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情緒取向治療法(EFT)

接觸深層情緒

轉化鬱結為心安

訪問  唐靜思女士  國際情緒取向治療中心認證治療師

專業輔導培訓學會有限公司註冊心理學家

實證研究顯示情緒取向治療法(Emotion -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能有效治療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有別於其他改變患者固有思維模式的輔導方法,EFT能讓人透過深入接觸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發掘健康的情緒去轉化不健康的情緒,重塑自己,重拾心靈恬靜。

 

健康與不健康的情緒
人的情緒中,「不健康」與「健康」的部分互為連結。情緒取向治療法的特色,就是喚起當事人健康的情緒,轉化不健康的情緒。


不健康的情緒(Primary Maladaptive Emotions)記錄着過往不愉快的人生經驗,屬於一種舊傷口(an old wound),影響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令人寸步難行,裹足不前。這類情緒例如:


無價值(Primary Maladaptive Shame):
內心儲存?過往被別人重複地看不起的記憶,這些感受困縛着自己的心,令人相信自己無用,
不值得被重視,甚至不值得被愛。


不健康的恐懼(Primary Maladaptive Fear):
這種恐懼容易影響日常生活,令人經常感到受威脅,處於不安全的狀態,甚至深信自己無法應付眼前處境,感到無助,亦會使人不由自主地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去減少內心的不安,例如刻意迴避某種帶威脅的情況或不停地控制自己或周遭環境。


接觸一層疊  一層的感受
當經歷這些不健康的情緒時,內心感受澎湃,足以充斥整個人,所以很多時會嘗試壓抑這些感受,不經不覺地把它們埋藏在心裡。有些感受好不容易接觸,例子就如不少抑鬱症患者所經歷的鬱悶、乏力、絕望及無力感,從EFT角度,這些屬於表層情緒(Secondary Emotions),能夠保護內心,無需經歷心底更脆弱的痛楚。EFT輔導過程協助當事人了解一層一層的感受,明白背後的故事及意義,並透過接觸這些無價值及恐懼背後的情感需要(Unfulfilled emotional needs),去喚起健康的感受,轉化內心痛苦。


治療精粹:慈悲回應帶引體驗感受
心懷一份慈悲心,EFT治療師深入地了解當事人的感受。在輔導過程中,EFT治療師全神貫注地、毫無批判地聆聽當事人此時此刻的感受,不迴避,不打岔,亦不糾正對方的感受,用這「治療性的臨在」(Therapeutic Presence)去承載當事人的經驗,容許對方經歷一重又一重的感受。縱然當事人說得淚流滿面,亦不會制止,而是了解、接受。EFT的治療師以一份同理心,柔韌地陪伴當事人穿梭一層一層的感受,明白當事人傷痛背後的經驗,讓對方感到被了解,被接納,亦讓對方慢慢習慣經歷內心的感受。EFT治療師「同理心的回應」,正是EFT的精髓。


逐步進入內心的療效
很多抑鬱症患者害怕接觸內心的感受,歇力控制自己,相信偶一鬆懈,排山倒海般的情緒就會拖跨自己,令自己一蹶不振,所以經常壓抑內心感受。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所迴避的脆弱感受,正正是療癒心靈的出路。EFT治療過程會逐步產生以下效果:


EFT治療師耐心地聆聽當事人的經驗,重複地了解對方的感受,當事人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被了解,被接納,這不僅對治療師產生安全感,對體驗內心的情緒這個過程也漸漸地感到,發現原來經歷內心的感受並非想像般可怕,這是關鍵的轉捩點,使當事人慢慢習慣經歷內心的感受,更能體驗感受,當事人便能敞開心扉,卸下過多的防衛機制,進入內心傷口,透過心靈的需要去喚起一直潛藏內心的健康感受,例如對自己的慈悲心(Self - Compassion),籍此轉化傷口中不健康的感受。


EFT治療師在過程中付出同理心,重複地反映當事人的感受,對方聽到治療師的反映,自然會將專注力放在內心的感受,這讓當事人更察覺,更了解蘊含在感受當中的意思,過濾感受,消化及重整經驗。而當事人亦會在過程中內化治療師的慈悲心(Compassion),對自己的經歷,對內心的感受多一份慈悲,這種慈悲的力量本身就能夠調節洶湧澎湃的感受,平伏心靈。


治療師的慈悲,了解當事人感受,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當事人放心經歷內心痛苦的經歷,透過過濾一層一層的感受,轉化傷痛,讓當事人重塑心靈,重新過?更有意義,更有滿足感的人生。


研究摘錄:療效與果效
據2003年一項關於「認知行為治療」(CBT)和「情緒取向治療」(EFT)的比較研究,兩組抑鬱症患者分別被安排接受其中一項治療,結果發現兩組人士的抑鬱情緒都有改善,自尊心亦有提升。然而,在表達個人情感方面,EFT 組有較堅定的信心,較能訴說自己的需要。
另一項於2006年進行的EFT研究(York II Depression study)顯示,接受EFT的抑鬱症患者,有7成在18個月內沒有復發,成效頗理想。

華人文化障礙接觸感受
華人社會重視集體文化,輕小我而成大我,個人的想法、取向常要屈從於普遍價值,對個人感受的包容相對弱,追求自我常被負面化。深受這種文化薰染,華人較不習慣接觸個人的感受,若接受情緒取向治療,便要花較長時間適應如何接觸內心的感受。


不過,從臨床所見,當事人只要能容許自己接觸內心感受,聆聽感受、了解感受,將會提昇療癒過程,心靈早日康復。

 

 


 

024-025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