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識怒:探索情緒火山
訪問: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 莫廸瑩小姐

喜怒哀樂,憤怒乃情緒之一種,人皆有之。現代社會傾向認為憤怒是不恰當的,彷彿「嬲」屬壞事。然而,憤怒原本無好壞之別,屬人類的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一如「反擊、逃跑、靜止反應」(Fight - Flight -Freeze Response),是為應對危機做準備,保護性命。

憤怒不等同暴力
原始人身處叢林,面向猛獸來襲,心生憤怒,加速腎上腺素分泌,收緊肌肉,進入戒備狀態,繼而迎擊或逃跑。


來到當代社會,憤怒依然可以是健康的情緒,具正面作用。憤怒總有「觸發點」,即致怒因素,當人受到無理對待、威脅時而生氣動怒,由此推動人思考個人所需、如何應對處境,釐清一些界線,並予人動力作出不平鳴,加以回應。現代社會常誤把憤怒情緒等同暴力行為,的確,部分人怒不可遏時會大發脾氣、粗聲謾罵、亂扔東西,但必須清晰區分:憤怒是「情緒」,而上述的全屬「行為」,憤怒情緒可能帶動這些行為,卻非必然。


憤怒既是基本情緒,很多時候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不能否定,重點是表達憤怒的行為是否適切、健康,若做出傷害自身或他人的行為,必須正視。部分人遇事時首先湧現憤怒情緒,此舉會削弱當事人感受其他情緒的能力,情緒一起即爆發,甚至習慣以破壞性行為表達。當「反擊」行為超越言語層面,初則亂擲東西,繼而打破物件襲擊他人,部分人甚至自殘作報復,令對方後悔。此種種行為皆不理想,須加以調整。

紅燈亮起 有害身心
當憤怒表現過劇,情緒反應亮紅燈,持續下來對身心均構成負面影響:
生理:

憤怒令身體產生能量,提升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分泌,致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肌肉繃緊,準備防禦作戰。此等機制短期內具保護作用,但長期如此,卻危害心血管、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生活:

個人被憤怒防禦機制操控,總作出「搏鬥或逃跑」的即時反應,長期積習,降低人通過思考、判斷然後下決定的能力。職場上未必遭受肢體推撞,但別人橫來的評語,當事人即理解為受到攻擊,作出未經思慮的本能反應,加以還擊,與對方爭論,執拗地要以言語戰勝對方。如此,有可能挫損人際關係,亦為工作帶來各種難關,影響表現。
心理:

持續憤怒可導致失眠,甚至出現各種負面情緒或想法。憤怒過後,當事人常因無法管理情緒而自責,對失控表現感慚愧、內疚。

強抑怒氣 向內蓄積
憤怒既是基本情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長期壓抑,可致反效果:
• 憤怒情緒被壓抑,不能向外釋放,便轉而向內。當事人腦海不斷浮現負面思想,責罵別人,甚至遷怒自己沒有宣示不滿,產生委屈等次生情緒。憤怒持續受壓,產生更多次生情緒,如焦慮,若長期自責一無是處,推倒自己,有可能形成抑鬱情緒。
• 憤怒反應雖被壓抑不外露,但體內仍在動氣,持續帶動一些生理反應,如腎上腺素提升,致心跳加速、冒汗、肌肉繃緊。持續壓抑,怒火難消,延長了體內的憤怒過程,出現坐立不安等類似焦慮的徵狀。


就憤怒積壓,不妨打個比喻說明:人體內儼如藏了一隻瓶子,當憤怒情緒受壓,便逐一注入瓶子。到達半滿時,人仍可應付,深藏不露,笑臉迎人;隨着瓶子臨近滿溢,只消有人與你稍碰觸,即觸發怒火爆破。故此,當壓抑過度,尋常瑣事亦足以令人情緒爆發,表面看來源於那件瑣事,實質是當事人內心積壓大量憤怒情緒,轉瞬迸發。

怒氣底層 情緒糾結
憤怒的常見觸發因素,包括:自覺受威脅、攻擊;遭受無理、不公平對待及不被尊重,或感到沮喪、無能為力、一敗塗地,憤然來一次絕地反擊。透過動怒作自我保護,除捍衛自身安全,也維護內在的脆弱情緒;一如小動物遇危機時,憂慮脆弱個體將受傷害,倒過來反咬施襲者。憤怒是情緒宣泄,往往包裹着各種情緒,如悲傷、心靈受創,還有失望、沮喪、恐懼。


隨着向憤怒底層細探,便發現相當複雜細緻的情緒糾結,因應個人處事待人的觀點而衍生不同反應。譬如別人問一句:「你交得貨未呀?」甲聽來只是一個問題,乙則覺得別有含義,認為對方質疑自己的辦事能力,甚至怪罪自己進度緩慢,怒氣旋即上揚,瞬間感覺備受挑戰。探究這些反應的原委,可能涉及當事人的成長經歷和背景,甚或其當刻所承受的壓力,都足以影響其觀點,認定內在的脆弱位置受攻擊,產生憤怒情緒。

男與女:憤怒表現異同
受社會文化影響,普遍觀點認為男性較女性脾氣大,易動怒。然而,女性實非不會動怒,只是社會文化傾向要求女性不外露心跡。女性的憤怒變成向內爆發,譬如發自己脾氣,不斷自我攻擊,自責一無是處。故此,憤怒多寡與性別沒有明顯的關連,只是礙於文化背景,影響兩性的表達方式有別。


不過,異中有同,兩性背後同樣受到避談情緒的文化背景影響,傾向迴避接觸顯露個人軟弱無力的情緒,比方視落淚為懦弱無能的表現,有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類想法根植人心,導致平日較少機會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當正面接觸時,好比碰到陌生人,瞬間難以招架,只能把耳聞目睹別人的表達方式依樣套用,加上不懂得採用其他方式梳理及調節情緒,逐漸形成「不良」(Maladaptive)的表達情緒模式,如暴力行為、強烈自責等。

收與放:權衡憤怒機制
即使怒在心頭,亦不能宣之於口,不少香港人有此窘困。受社會文化、成長教育影響,認為孩童可以鬧情緒,長大了就不能,尤其在職場,會顯得不成熟,即使氣結亦要嚥下,不斷壓抑。這觀點是把憤怒與任性、肆意行為等同。大部分人認為憤怒時,要不壓抑,要不爆發,其實當中尚有中間位置。輔導因憤怒而出現偏差行為人士時,會協助他們學習掌握這中間位置,非要執行「中庸之道」,而是明白在上述兩個極端走向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可藉此疏導情緒。


如前文所述,憤怒與自我保護機制有關,幫助個人釐清本身的需要,為待人處事訂定健康界線。若當事人確認權益受損、底線被侵犯,便需要學習適當地表達,總不能持續被欺侮、踐踏卻仍一言不發,否則本身也會受
傷害。憤怒賦予個人力量,適時作出反應,透過適當的行為回應,促進與人溝通的能力。

容易動氣的背後
常謂某君「脾氣唔好」,部分人看似格外易生氣。探究原委:
• 可先着眼於導致其容易動怒的觸發因素,這些因素之所以輕易衝擊他們的情緒,往往與當事人的成長經歷或生活背景有關。
• 這亦可能關係到當事人的性格特徵,如自卑、拒絕面對挫敗,以為別人有意傷害自己。
• 當事人那一刻的狀態亦很重要,尤其是過度焦慮、疲累不堪時,均影響其認知,導致反應過劇。


這些因素令某些人看來特別易動氣,經常憤怒有可能阻礙他們體驗其他情緒,或迴避如悲傷、失望等顯現個人軟弱無力的情緒,抗拒面對各種脆弱點。

12-13.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