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馮京作馬涼
忽略長者患抑鬱
訪問 老人科專科醫生 楊斌醫生
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表達能力減弱、脾氣變得乖張暴躁等等,都是一般常見的長者問題,老人家往往令人感到難以溝通相處,但你可曾想過,他們不是變了一隻老妖怪,而是患上了老年抑鬱症。
不同環境因素 發病率各異
香港的長者抑鬱問題一直被低估。有數據顯示,香港的自殺情況100人之中有三成是長者。
老人科專科醫生楊斌醫生指出,按其中一個數據顯示,香港長者抑鬱症的發病率,會因應他們的居住環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居住在普通住宅、入住醫院或長期居於老人院舍,因為受環境影響而導致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有可能影響了病發率。
長期入住老人院舍的長者,大部分是長期病患者,在起居生活上需要人照顧,加上很多時在心理上有被家人遺棄的感覺,很容易便產生抑鬱。入住醫院的長者,身體病疾會比較嚴重,亦可能需要接受比較重劑量的藥物治療,因而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較大的壓力。至於居住在社區的長者,因為沒有完善的監察系統,便很容易成為隱形患者,尤其是獨居長者。
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對香港70歲以上長者患抑鬱的研究數據指出,居住在社區的長者抑鬱發病率大約是1.6%;入住醫院的長者抑鬱發病率約為10-15%;而長期居住老人院舍的長者抑鬱發病率則最高,超過15%。反映出香港長者患上抑鬱症的情況非常嚴重。
小貼士
抱持正面好奇心 代代溝通也歡暢
長者不妨包容自己照顧身體的能力下降,放開心情接受其他人照顧自己,透過日常生活上的關顧,藉此與下一代多作溝通,以正面的好奇心對日新月異的世界多作認識,不宜收藏自己,彼此互相了解,相得益彰。
角色轉變 觸動身心情緒
長者抑鬱患者的特徵與其他年齡層的患者有甚麼不同?由60歲開始,長者漸漸進入退休年期,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最明顯的一種轉變是個人在社會功能上的角色跟以往不同,不再是主角。這種角色的轉變,會引發一連串在生活上的角色變動。楊醫生分析,過往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也有可能留下創傷,加上子女離巢、長輩或老伴辭世等等身邊親朋好友的離去,會令人倍感孤獨,哀傷的情緒油然而生。
很多長者行動不便,如果再加上患有如柏金遜症等疾病,或因身體殘疾,影響行動,更加會容易產生抑鬱。
受藥物影響 甚為普遍
受藥物影響也是導致產生抑鬱的其中一種因素,很多長者都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例如血壓藥、血糖藥、柏金遜症藥物等等,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往往令長者的生活質素下降,容易產生抑鬱情緒,這也十分常見。
楊醫生解釋,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內的自然分泌物質會減弱,這包括腦部化學物質例如血清素、腦腎上腺素等等減少,導致出現失衡情況,因而產生抑鬱症。
長者患抑鬱的情況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表現的症狀並不明顯,例如如果長者本身開始有認知障礙問題,影響表達能力,便以為他們表達不足是「正常」,雖然抑鬱和認知障礙是兩個獨立的病症,不過因為表達不準確導致診斷時出現困難,甚至誤診,因此在診斷時必須多加注意。
假性認知障礙
抑鬱症與認知障礙症的表面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診斷時若不尋根究底,抑鬱症患者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患上認知障礙症。這類假性認知障礙症與真正的認知障礙症其中一個主要分別,是後者的腦功能退化是不能逆轉的,但抑鬱者患者可能只是抑鬱情緒影響了表達能力,只要抑鬱問題改善,認知功能是可以恢復的。兩者的治療方向很不同,若沒有對症下藥,錯過了治療時機,抑鬱症患者也有可能變成真正的認知障礙症。
診斷需耐心 親友需配合
與長者抑鬱症同時患上的疾病有很多層面,尤其是情緒方面,其中以認知障礙症與抑鬱症最為普遍,兩者的表徵都是表達能力差,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楊醫生提醒,臨床證實長者出現假性認知障礙的徵狀十分常見,而且與抑鬱症兩者是可以並存的。如何判斷?除了患者本人自行表述之外,家人和照顧者亦必須協助,例如發現他們的身體行為有異常、興趣突變、食欲不振、體重下降、長期有不明痛症等等身體症狀,加上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經常「要生要死」表示厭世等表現,便需要儘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不能掉以輕心。
診斷長者是否患上抑鬱症的過程一般較長,要從多方面的生活細節着手,而且需要家人或照顧者提供資料配合。
治療方法 身心俱備
治療長者抑鬱症,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方面。藥物治療與其他年齡層的抑鬱症患者採用的藥物無異,但用藥時要非常小心,因為長者很多時本身已服用大量藥物,所以要特別注意藥物之間的互為影響因素。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如果長者服藥後情況未有明顯改善,要查究他們有沒有自行停藥,影響療效。
非藥物治療以心理輔導為主,治療長者抑鬱的心理治療手法與其他年齡層的患者大致相同,不過,會比較着重長者的孤獨感受,協助增強社交支援。
此外對於一些不適合採用藥物治療的患者,近年開始進行微電流療法,通過微電流刺激腦區,有助改善情緒功能。
長者脾氣暴躁 慎防原來是抑鬱!
也許很多人都會有同感,家中長者年紀愈老,脾氣愈暴躁。楊醫生指出,人年紀大了不一定會變得暴躁,如果發現身邊長者性情大變,一時又沉默不言,欠缺動力,又或經常發大脾氣,令人感到生人勿近,但這與他以前的行為不符,好像變了另外一個人,這便要小心處理,深究異常暴躁原因,因為情緒低落和異常暴躁也是抑鬱症的症狀之一。
老生常談 預防勝於治療
由於長者是患抑鬱症的高危族群,引發長者抑鬱症與各種社會因素有關連,所以照顧者需要在各方面都多加關注。
除了家人和照顧者經常需要注意長者的情緒和身體症狀之外,長者本身亦要好好注重自己,養成良好的心理質素,保持開朗,計劃適合自己的退休新生活,締造退休社交生活圈,及早制定退休後的經濟和財務安排,增添退休後生活的安全感等等,對於退休後仍能保持積極的正向生活態度非常有幫助。
楊醫生叮囑,如果及早正確治療抑鬱症,成功率也很高的,切勿錯失治療時機,讓整個人的所有功能都變差,愈遲治療愈難治癒。
抑鬱你我齊面對
據衞生署於2017年4月的資料指出,本港每100名成年人,有3人是抑鬱症患者;每10名長者,便有1人出現抑鬱症徵狀;但逾半數沒有尋求協助。
抑鬱症是引致自殺最常見的疾病。2015年約有三成自殺個案是65歲或以上長者。有本地研究也顯示,有抑鬱症病徵長者的自殺死亡風險是沒有病徵長者的2.2倍。
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顯示,接受精神科專科服務的抑鬱症患者數目,由2011/12年度的48,900人,上升至2015/16年度的61,100人。
衞生署提醒市民,抑鬱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療,患者應及早尋求協助。建議利用SME(Sharing, Mind, Enjoyment)三項元素,正視抑鬱症:
1) Sharing -- 相信抑鬱症可以治療,向信賴的人說出感受;
2) Mind -- 要有正面思維,相信情況可改善,尋求專業協助;
3) Enjoyment -- 享受,尋找一些活動如運動,保持心情開朗。
老年抑鬱短量表(15-item GDS)
以下的測試可幫助了解長者有沒有抑鬱傾向。請在右欄「是」或「否」格內選“ ”,每題只需回答a、b或c,視乎長者的理解能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