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福利會
「青少年使用數碼產品
習慣與家庭關係研究」
研究目的
‧了解青少年使用數碼產品(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習慣;
‧了解家長的管教模式及使用數碼產品的習慣;
‧探討不同家長管教子女使用數碼產品方式的成效;
‧檢視親子關係與家長的管教和子女使用數碼產品之間的關係;
‧檢視家長對於自己能夠幫助子女從使用數碼產品中獲得益處和避免帶來負面影響的信心程度;
‧以及該信心程度與他們管教的方式,並與子女的使用習慣的相關性。
研究對象及方法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間,進行了兩部分研究:
1. 於2014年7月至9月期間從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的服務對象中,邀請了共21位家長和38位學生分別進行多次聚焦小組。另外,團隊亦與15位社工進行聚焦小組,了解他們對有關服務使用者常見問題的看法,以及對這個課題的見解和觀察。團隊亦訪問了6位學校教師,了解中學生使用數碼產品的狀況、親子間的關係、以及學校因應數碼產品的普及所採取的措施。研究團隊根據所得資料擬定研究問卷。
2. 於2015年3月至6月期間,以便利抽樣的方式從家福會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的35間中學當中,邀請了1,561位學生和他們的1,233位家長參與問卷調查。研究結果於2016年5月發佈。
主要研究結果
數據顯示,幾乎所有受訪學生都擁有最少一種數碼產品(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98.4%),表明中學生擁有數碼產品已經是非常普遍。而家長使用數碼產品比例雖然比子女低,但也接近9成。
在對數碼產品掌握程度方面,有超過半數(57.9%)的家長表示已大致或高度掌握數碼產品的應用,而子女在有關方面則超過9成(91.4%)。有5.7%的家長完全不掌握數碼產品的應用,而子女在有關方面只有0.1%。這些數據都清楚告訴我們,子女在應用數碼產品的掌握遠遠比家長為高,數碼鴻溝仍然嚴重。
在用途方面,子女最高的回覆是與朋友溝通(98.7%),其次為娛樂(95.7%)和搜尋資料用於功課或學習上(95.6%)。這意味青少年普遍認同數碼產品為溝通、娛樂及學習工具。在使用頻率方面,子女仍以與朋友溝通為首位,約75.3%表示很多時或經常使用,其次是娛樂(74.7%)以及瀏覽有興趣的網頁(55.3%),而經常用來學習則只有34.7%,表明青少年最經常使用數碼產品於溝通和娛樂上。
在因管教子女使用數碼產品而產生衝突方面,於受訪家庭出現比較嚴峻的衝突類型並不常見,很多時或經常發生離家出走和肢體衝突分別只有0.7及1.3%。然而,有超過一成的受訪家庭表示很多時或經常發生子女不服從指示(15%)和親子之間發生言語衝突(13%),這也不容忽視。
研究綜合了家長所採用的3大管教方法:參與型、審查型和監察型。
根據研究計算出的平均值顯示,家長最常使用監察型(1.63/5.00)的管教方式,其次為參與型(1.44/5.00)和審查型(1.24/5.00)。
參與型管教:
包括與子女談論上網經驗、討論來自互聯網的威脅、與子女分享網絡資訊等。
審查型管教:
包括為子女設定密碼、在子女的手機上安裝過濾軟件等。
監察型管教:
包括與子女訂立使用時間限制、在家長覺得有需要時沒收智能手機、監察子女手機裏的資料等。
雖然監察型管教為最常見的管教模式,但研究發現參與型管教才是最有效幫助子女健康上網及減少親子衝突,而監察型和審查型管教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
在管教信心方面,我們研究家長是否有信心幫助子女從使用數碼產品中獲益,以及是否有信心幫助子女避免負面影響。數據顯示,約3成多的家長表示有信心或很有信心能夠幫助子女避免負面影響,但同時亦有兩成多的家長表示沒有或只有少許信心。而家長們幫助子女正面使用數碼產品的信心則比較高。
研究團隊將數據以因素分析把25項家庭生活情況綜合出三大類的家庭生活。根據得出的平均值,最經常出現的家庭生活狀況為緊密型(4.24/5.00),也就是家庭成員間關係緊密,互愛互諒,使子女對家庭感到有歸屬感。其次為衝突型(3.06/5.00)及壓力型(2.46/5.00),這兩類家庭生活都比較負面,為子女帶來不愉快的感受和經驗。但同時,我們亦要注意經歷衝突型家庭生活的子女頻密程度也偏高(3.06),因此我們亦需要注視這種家庭生活狀況的嚴重性。
數據間相關性的進一步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數據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根據一些主要數據作相關性分析。有關的分析主要圍繞?家長的管教方式、子女的家庭生活感受、家長的管教信心等,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各重要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i. 以下的數據分析表匯報了子女的家庭生活感受,與家長管教自信及管教方式的關係。分析顯示緊密型的家庭生活狀況,與提升家長管教自信及採用參與型管教方式。
ii. 下表分別列出家長對自己管教能力的信心、親子衝突情況、子女對數碼產品的依賴、子女正面或負面使用數碼產品之間的相關性。總體來說,親子衝突容易和子女對數碼產品的倚賴、子女負面地使用數碼產品同時出現。而家長對管教能力的自信心愈高,與子女能正面地使用數碼產品有著顯著的關係。
iii. 下表列出三種不同家長管教方式的成效。參與型管教方式能非常顯著的提升家長管教自信,並非常顯著的減少親子衝突;審查型管教會提升親子間的衝突,並與家長管教自信無顯著關係;監察型管教則會顯著減低家長管教自信心與增加親子衝突。
總結
根據研究分析,家長採用參與型管教方式是各管教方法中最可取的類型,因為這能夠為子女、家庭氣氛和家長的管教自信都帶來正面影響。家長在管教子女時多鼓勵親子的共同參與,增加交流互動的時間,將更可以促進家庭的凝聚力,減少親子間的衝突。因此,父母應在管教子女使用數碼產品時,積極採用參與型管教方法,並多接觸資訊科技,提升自己在管教方面的信心,進而建立更和諧的家庭關係,推動子女正面使用資訊科技。
建議
1. 家長應採用參與型管教方式,與子女多就上網和應用資訊科技有更多交流溝通,避免做出過度監察和內容審查。
2. 家長應該增進有關善用互聯網和數碼產品的知識和技巧。
3. 服務提供者應提升家長對管教子女使用數碼產品時的自信心,因為這與管教成效有顯著的正面關係。
4. 服務提供者應對家長使用數碼產品與子女溝通作更大的支援,教導家長相關的技巧和態度,如開辦實用訓練課程、家長管教工作坊,並以個案和熱線服務來支援。
資料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 www.hkfw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