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保持恆常運動

促進精神健康

運動有益身心,強健體魄,已受廣泛認同。近年,愈來愈多資料顯示,持續進行定期身心運動,能有助減低患上情緒病的風險。有見及此,「心晴賽馬會喜動校園計劃」當中內容特別結合運動元素,引入身心流動概念,在全港中小學正面宣揚情緒病訊息。

情緒健康與運動有甚麼關係?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顧問精神科醫生張力智醫生指出,運動有助提升心理健康,增加我們的正面情緒。

身心流動精神好

據張智力醫生解釋,情緒健康必需建基於健康的身體,而心理狀態也會直接和間接影響身體健康。對於身體,運動能幫助放鬆全身,增加體溫並加速新陳代謝,以及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提昇心理健康。而對於心理的狀況,在運動的過程中若能全神貫注,可令人將一切煩惱都拋開,樂在其中而不知時光飛逝,從而達至「心流」(flow)的狀態,即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上所指的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會令人有高度的歡愉及充實感。


科學研究發現,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一種令人感到愉快的腦部物質「安多芬」(Endorphin),能幫助人即時提升情緒;運動也會提高「腦部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s),有助腦細胞的成長和發展,減少壓力對腦部造成有害的變化。持續的運動也會調節大腦中掌管情緒的化學物質,如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這些腦部傳導物影響了我們平日的心情和思維。故此不少醫學研究實驗報告指出,運動有助治療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等情緒病,據張智力醫生個人的臨床經驗所見,也發覺對於輕度的情緒病,運動的作用可以媲美精神科藥物或心理治療。適量的運動也能改善失眠,對情緒病患者有預防和紓緩的作用。

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好處


‧    減少壓力和精神疲勞
‧    提升生活的積極性和工作動力
‧    改善專注力和集中能力
‧    幫助培養興趣,增加成功感
‧    減少憤怒或沮喪
‧    更容易應付如吸煙或酗酒等不良習慣,並減少煙癮和酒精的戒斷症狀
‧    建立更好的社群生活


既然運動有以上許多的好處,但對平日沒有定時運動的人來說,應如何踏出第一步呢?

該做甚麼運動?

首先,有一個新開始比沒有的好,不要擔心運動做得不夠。可嘗試先做一些比較輕鬆的運動,如散步或緩步跑,因即使是很小的生活變化,也可以提高你的士氣,給人一些初步的成就感,從而驅使你慢慢增加運動量,及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


初段的目標,可以是每天約30分鐘適量的鍛煉,並保持每週做5天。每日的運動,可一氣呵成,或劃分成更短的10至15分鐘的小節。


助你運動持之以恆小貼士

找令自己感到愉快的活動: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可嘗試一些不同的選擇。


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要循序漸進,逐步達成目標可令人更積極。不應該強逼自己做超於身體和心靈負荷的事情,不然只會產生負面影響。


給人有掌握自己生活的感覺:
明白自己是有選擇的,以及了解運動的好處才選擇去做。


建立自己的生活空間:
運動幫助人偷閒和為生活加油,從而管理都市生活的壓力。


找好的同伴:
群體活動在生活中也是重要的,好的運動伴侶可令人增加投入感。

恆常運動非競賽,勿論輸贏,不設起跑線!持續喜動情緒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