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欺凌,我的孩子有份嗎?

訪問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學校社工及支援服務主任  邱寶琴小姐


「肥仔,你『咁論盡』,不要加入我們這組!」


「那傢伙經常挖鼻孔,好噁心,還是不要跟他玩!」


「你的筆盒是新的嗎?我先幫你保管吧,你想取回就給我買幾包薯片來請大家吃,記住不要告訴老師,否則你的新筆盒會爛掉,到時你肯定會被媽媽罵。」


孩子之間偶爾會有爭吵,父母可能覺得未必需要干預,但對於欺凌行為,若不加以正視,不但會對孩子的心理及行為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不可挽救的悲劇。現在學校在校園欺凌方面提供了不少支援,只要家長一起配合,不但可提升孩子應對欺凌的技巧,亦有助確立正面價值觀,建立較堅強的性格。


提到欺凌(Bullying),你立即聯想到的場景,可能是學生因看不順眼其他同學而對他施以暴力,又或要挾膽小的同學給他零用錢等;其實這些只屬部分情況,有時候即使只是語言上的嘲笑,都已屬於欺凌行為。據仁濟醫院社會服務學校社工及支援服務主任邱寶琴(Vickie)表示,校園欺凌的情況在香港的中小學很普遍,任何學校都有機會發生。在2007年本港一項有關欺凌的調查研究中,訪問了72間學校共6千多名中小學生,發現約7成學生曾遭欺凌,其中一成更曾於1個月內遇到5次或以上的欺凌。

嘲笑別人「肥仔」  可能已是欺凌

不同的欺凌事件雖然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不過大致上可以分4大類:


1. 肢體欺凌:例如刻意去碰撞或甚至打人、挑釁對方還擊。
2. 語言欺凌:嘲笑他人的身形、物品或行為等,例如,刻意拒絕與某同學一組;甚至聯合起來孤立某同學。
3. 心靈欺凌:最常見的是排擠或忽視同學,例如分組時,刻意拒絕與某同學一組;甚至聯合起來孤立某同學。
4. 勒索欺凌:涉及財物上的損失或明顯的威嚇,故意破壞或把他人的物品收藏起來,或威迫對方給錢或請吃東西等。


欺凌,對象住往就是弱小。事實上,體型較細小或瘦弱、易哭、膽小的孩子,又或者自信心偏低、敏感或容易被激怒的,都較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有時候,溝通技巧較弱,亦可能會引致欺凌事件發生。


「有些孩子比較率直,不懂甚麼社交技巧,可能說了一些令其他人不愉快的說話,結果惹來被欺凌行為;另外,也有不少孩子本身曾被欺凌,為了保護自己而作出反擊。」Vickie認為,雖然有部分欺凌者屬於操控型, (即真正的欺凌者,透過欺凌他人去獲得利益。)但那只屬極少數;因為溝通技巧不足、家庭或受朋輩影響的情況反而更多。另外,當欺凌事件發生時,若旁觀者袖手旁觀,甚至「煽風點火」,亦有可能令欺凌者的行為更激烈,在群體效應下,最後旁觀者也參與其中。

嚴重時會導致自殺念頭

孩子在學校被人欺凌,很多時未必會向老師及家長求助,不過家長只要留心,其實可循以下方面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1. 身體上有不明的瘀傷或損傷。
2. 個人財物被破壞。
3. 情緒或行為出現轉變,例如不開心,欠交功課、或找藉口不上學。如果年紀較大的孩子,甚至可能會逃學或要求轉校。


家長有時候可能會把一些欺凌行為視作孩子之間的吵鬧,甚至覺得是成長中的磨練。但經常被人欺負,孩子會感到非常困擾、挫敗及沮喪,長遠來說對他的心理及行為都可能造成影響,單就因此令他不願意上學、失去學習興趣,便已可預想到對他的未來有多大的影響。過往學童自殺的紀錄中,有不少也懷疑與被欺凌有關。


陪伴孩子一起面對

若家長懷疑孩子被欺凌,Vickie建議首先要了解事情,耐心多聽,不要太快下判斷。若然覺得事情嚴重,不妨陪伴孩子一起去面對,一起尋求解決的方法,但不是幫他去解決,更切勿鼓吹他去報復。


「近年教育界及社工界在校園欺凌事件上做了很多教育及協調工作,但欺凌事件是否能夠得到妥善處理,關鍵之一是彼此的信任,因為整個過程需要家長、學校、社工及孩子一起去處理,愈是齊心協力,愈能把事情處理得較好。」Vickie說道。


「孩子有時候怕被父母師長知道,因為他們擔心事件曝光後,會被欺凌得更厲害,但若然知道有人能保護到他,他便會敢於去面對,所以我會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去面對,找老師傾談如何處理。」


現時很多學校都推行針對校園欺凌的計劃,例如設「和平大使」、「和諧大使」、「朋輩輔導員」或「調解員」等,在需要時舉行調解會議,參與者包括欺凌者和受害者。在特別情況下,學校會再跟進旁觀者。另外,亦會為欺凌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法為基礎,設計及推行練習活動,加強同學的自我控制意識,增強情緒管理及自我表達的能力,以幫助他們與人建立和諧愉快的關係;而對於被欺凌的,則可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增強自我表達及社交能力,重建與人相處的信心。除此之外,學校亦會推行和平教育,教育學生有關欺凌知識、處理技巧及正面價值觀。

要避免自己的孩子被欺凌或去欺凌別人,其實家庭教育亦很重要,以下有些貼士可以給家長參考:
    . 父母要先做榜樣。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孩子的欺凌行為其實很多時是從家庭、朋輩及周遭環境學到的,有時候家長可能自己沒察覺,例如對孩子說:「若你不聽話,便告訴爸爸。」原本只是想令孩子聽話,卻會令他感到權力就是真理,如果父母語氣粗暴,這份感覺便會更強烈。
    
. 另外,在食肆中對服務員呼喝、對公共交通的司機動怒斥罵等等行為,也很易被孩子「有樣學樣」,覺得只有這樣對待弱者,才能獲得權力及地位。
    
. 鼓勵孩子設身處地去想,若自己是被欺凌的人,會有甚麼感受,並且讓孩子明白,欺負別人會有後果承擔。
    
. 當孩子幫助別人時,多給予讚賞。
    
. 若發現孩子的社交技巧較弱,不妨多在這方面下功夫,指導他一些與人相處的技巧。
孩子的本質都是善良,希望被愛及被認同,但很多時由於性格或一些處理技巧有欠成熟,因而導致欺凌事件發生;若家長及老師愈早發現及介入,事情往往會愈容易處理,無論對欺凌或被欺凌的同學都有幫助。

 


欺凌的定義:

所謂欺凌,是指故意或有意識地去威脅或傷害他人,受害者與欺凌者之間存在不對等,例如權力、身形等,而且這行為是持續及反覆出現。


哪類型的孩子較易被欺凌?

退縮型受害者:
被欺負後不敢作聲或反抗,於是欺凌者繼續欺凌,甚至變本加厲,可能令欺凌的程度愈來愈嚴重。


情緒易受人影響者:

由於情緒容易被挑釁,結果成為被欺凌者。


曾被欺凌者:
他們可能是受害者,也可能是因為受欺凌而學會攻擊,以為攻擊別人可以保護自己,最終令自己被欺凌得更多。

 

「我訊息」助孩子表達感受

在教導孩子面對欺凌時,可以用「我訊息」,鼓勵他向欺凌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具體事件,讓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傳給欺凌者,令對方了解受害者的感受,有助阻止欺凌事件惡化。


網上欺凌新趨勢

隨?社交網站愈來愈蓬勃,近年網絡欺凌的事件亦急增,而且手法層出不窮,情況令人擔憂。在2016年香港有機構曾發佈一項針對中學生的網絡欺凌調查,訪問了1,500名小四至中三的學生,結果發現三成一人曾遭網絡欺凌,一成八人承認曾參與欺凌。


對於網絡欺凌,Vickie如此解釋:「網絡上只是用一部電腦,看不到對方受傷害,有可能因此令同情心減少,攻擊時便更不顧後果;而且由於隔?屏幕,會令一些原本膽小的孩子回應增加,亦可能令網絡欺凌比一般的校園欺凌來得更快。」由於網絡欺凌屬新事物,在這方面的研究相對缺乏,不過Vickie認為本質上跟校園欺凌相近,但因為參與的容易程度、速度及層面都大幅增加,影響力亦可以更大,要如何防止及改善情況,很需要各界共同去努力探索。 
 

036-03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