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心睡眠
令青少年不知樂滋味

不少青少年本來就喜歡夜睡,隨着使用電腦及手機的時間增加,加上疫情影響了作息時間,青少年的睡眠質素愈來愈差,不但出現「熊貓眼」,更可能對生活逐漸失去樂趣,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澳洲福林德斯大學最近研究了全球35萬個青少年的數據,發現若睡眠不足,出現負面情緒的機會增加達55%,例如失去樂趣、焦慮、憤怒等;而正面情緒減少的機會則倍增。研究人員表示,睡眠時間的長短,與情緒問題出現的關連性很大,當睡眠不足時,會令憤怒、抑鬱及焦慮情緒出現的機會率,分別提高83%、62%及41%。有關研究刊登於《睡眠醫學評論》期刊之中。


睡眠不足增加青少年患上抑鬱症等情緒病的風險,不過只要能在個人、家庭、社區、甚至公共政策等方面去鼓勵年輕人保持充足睡眠,便可以有效減低風險,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大家應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睡眠質素上,作為預防及早期介入情緒問題的改善方案。


也許青少年對夜睡早起早已習以為常,恃着年輕青春可以揮霍睡眠的時間,父母也未必管得了。研究人員建議,除了由父母協助青少年維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外,亦可考慮利用科技、延遲上學時間、檢視學業或其他壓力來源等方法,例如確保上課時間以外的學習不會影響睡眠,令青少年可以得到充份休息,以維持精神健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