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幸福快樂人人有  華人積福重親情

幸福從何而來? 無可否認,權勢、財富、名譽、地位、愛情、成就等等外在條件的享受,常常被世人稱羨為幸
福生活,但又眾所周知,別人感覺的幸福,自己未必認同,幸福程度來自個人的自我內心感受,可說因人而異,然而卻是有跡可循,更與文化息息相關。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意指幸福是從真善美開始,由人們自己建立的。其中的「親」和「善」與中國傳統的幸福觀點很接近,推崇福德一致。


華人所指的幸福,重點在於「福」,中國傳統文化,一字寄之曰福,新年伊始,立即迎春接福,世世代代奉行福德同源的理念,行善積德,福有攸歸。


「五福臨門」家喻戶曉,而「五福」指的就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因為中國人認為先有德行才有福氣的;反之,人如果沒有美德,只會招來禍害,還如何談得上幸福?所以人生的幸福,往往是包含在個人的善行之中,不斷提升個人品德展現真善美,通過心靈上的平靜祥和而獲得幸福與福報。

人生於世有得有失,中國人把「失」也可歸納為「福」,古代公元前2世紀,《淮南子.人間訓》上記錄着「人間萬事塞翁失馬」的社會明訓,時至現今21世紀,我們仍代代相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格言。


家庭與親情,更可能是維繫幸福的重要元素,那管在外幾經風雨,一句「家中大門永遠為您而開」,幸福感油然而生,回到安樂窩吃一餐家常便飯,再疲累的身心也得到最強的支持。


重視家庭親情,不限於中國境內喜愛全家福,縱觀亞洲各國,包括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等等,皆以親人的密切聯繫為幸福的重要指標,可是在國際公認的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親情這個元素卻沒有備受重視。


感恩與愛 幸福永載
古往今來,諸多學說皆教導人們要時常感謝他人,要常常幫助他人。亦有很多學述研究結果顯示,常懷感恩心和幫助他人,也會直接地提升當事人自身的幸福感。這就是中國人所指的施比受更有福,有福同享。


幸福與愛,相輔相成,如果不懂得愛自己,或者不懂得付出真愛,人生還有何價值和意義呢?即使偶爾獲得一點快樂,那怕只是短暫的,難以存在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一個人沒有刻意關注自己是否幸福,並不代表他的人生沒有幸福,可能是他早已享有幸福的人生,毋需着力追求。幸福是不分貧富貴賤的,有可能隨時在您身上環繞,一切看您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內心感受。所以別把幸福的目標定得過高,勉強無幸福,蓄意追求幸福有可能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形成壓力,何苦來哉!


現代正向心理學從多方面努力協助人們改變自我負面思維,進而提升幸福感。而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早有訓誡,切勿「身在福中不知福」,提醒人知足常樂,倘若您已掌握了這個幸福的關鍵,恭喜您,您已進入了幸福人生的境界。

幸福快樂兩相關
幸福和快樂,常常被人相提並論,可是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差異,簡單的來說,快樂不等同於幸福,但幸福往往包含快樂。


快樂的情緒
從科學角度來看,快樂是一種情緒感受良好的表現,受到大腦當中多種化學物質分泌所影響,情緒在短時間作出的反應,是主觀感覺外來的訊息,瞬間因興奮而引發的愉悅情緒。


快樂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笑,最常見的同義詞是開心。


幸福的感受
幸福是發自內心的靈性感受,是內在的主觀意識,會覺得喜悅、滿足、自在、和諧、持久,憑藉智慧及認知可以獲得並可以累積。幸福的人,總是常常都感覺快樂的,所以「幸福快樂」自然地成了相關詞。

22-23.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