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解鬱新方向
調整腸道失衡菌群

訪問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兼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  陳家亮教授

也許你曾有此經驗:心情緊張時,頓感腸胃疼痛,急需如廁。情緒牽動腸胃不適,可見腦部與腸胃雖非比鄰,關係卻千絲萬縷。近年醫學界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與大腦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兩者藉大量神經線互通訊息,腸道微生態變化更會影響大腦及情緒,與抑鬱症、柏金遜症、腦退化症等有密切關係。


由此開展的腸道細菌治療研究及臨床應用,為情緒病及其他疾患翻開治療新章。

腸臟有大量神經線連結到大腦,神經線由神經元組成,存在30多種神經遞質,較其他器官多,訊息不斷傳遞,讓腸臟與大腦溝通無間,頻繁度遠超任何一個器官。腸臟素有「第二個大腦」稱號,當它與大腦不協調,會影響身體運作,包括情緒異變。


腸道壞菌擾亂大腦
腸臟透過神經遞質把訊息上傳大腦,影響人的思想、反應,大腦亦按這些反應而下傳訊息,刺激腸臟,產生很多難以解釋的感覺。像腸易激綜合症,源於腸道內的好、壞細菌失衡,影響人的「腦腸軸線」,當大腦持續受腸臟傳來的扭曲訊息滋擾,會發放信號干擾腸臟蠕動,令人持續感覺腸胃不適,苦不堪言。


早前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較非患者多出40餘種細菌。這些細菌分泌一些神經遞質擾亂大腦,令人感到消沉失落。治療情緒病的藥物,如抗抑鬱藥,主要針對導致抑鬱情緒的神經遞質;上述研究揭示腸道存在某些「壞細菌」,藉神經遞質引致抑鬱情緒,若能改變這些細菌的「破壞行動」,減少大腦帶動的負面影響,便有可能幫助治療情緒病。

促進情緒治療效果
傳統治療情緒病的藥物,常帶來不少副作用,像減少過度思慮的藥物,卻令人困倦欲眠、神志呆滯等。隨着對腦神經與情緒病關係的了解增加,發現問題癥結在於大腦受人體某些物質影響,新推出的藥物都聚焦於調整這些物質,從而提升快樂情緒。可是,部分病人對藥物的反應始終欠佳,部分雖初期見效,往後又失卻作用。若能深入了解腸道「壞細菌」如何分泌神經遞質,引致負面情緒,然後改變這些細菌,便可提升藥物治療的效果。

有關腸臟細菌與情緒病的研究持續進行,部分動物研究把抑鬱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腸道細菌移到小鼠體內,令小鼠出現相關的情緒病病徵,然後改變其腸道細菌,結果顯示病徵獲得改善。相關的臨床研究將會朝這方向進發,包括探究哪些腸道細菌直接有關,如何改變它們來促進藥物療效,改善情緒,研究成果將與目前的情緒病治療發揮相得益彰作用。同時,改變腸道細胞的方法很多,既可運用藥物,亦可作腸道細菌移植,換走「壞細菌」,另有非藥物方法,包括調節飲食、生活習慣等,讓患者有服藥以外的選項。

菌群變化與發病機制
研究揭示,腸道微生態的變化,可引致多種疾病發生,除抑鬱症,還有柏金遜症、認知障礙症,以及小兒濕疹、自閉症、過胖症,亦有成人的腸易激綜合症、大腸癌、克隆氏症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正從事多方面研究,部分在細胞、動物層面,亦有臨床研究,包括大數據分析及臨床雙盲研究。


不管腸易激綜合症或抑鬱症患者,其腸道的微生態與非患者是截然不同的,但出現這些差別的原因未明。腸道細菌的變化,和遺傳基因關係密切,舉例說,縱然大家都豪吃大喝,部分人出現血壓、血糖、血脂「三高」病患,部分人卻安然無恙。原因之一是患者帶有容易發病的遺傳基因,加上腸道的「壞細菌」作用,令源於遺傳基因的疾病彰顯出來。

生活着手 培養益菌
遺傳因素不能改寫,但後天環境仍可調節:


分娩餵哺
胎兒的腸道屬無菌狀態,出生後,細菌才逐漸寄生。自然分娩及餵哺母乳的嬰孩,與剖腹生產及飲用奶粉的,雙方體質天壤之別。前者腸道得到的第一手細菌,由母親直接賦予,包括來自母親陰道、母乳,後者則來自病床床單、照顧嬰兒的護士身上,兩組細菌全然不同。研究發現,自然分娩及餵哺母乳的嬰兒,患濕疹、自閉症、過胖症等的風險低很多。
儘早培養
常謂:「三歲定八十」,三歲前,人腸道的細菌如白紙,可隨意改寫,而三歲後,發展逐漸定型,便難再改變。遺傳基因令人有不同程度的風險罹患某些疾病,至於會否病發,後天環境是其中一個因素,包括腸道有否滋長「壞細菌」,把這些病引發出來。故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要從小開始。

活得健康
改變小朋友的腸道細菌,遠較成年人容易。若家族有「三高」、癌症等病史,幼童階段便要建立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為腸道培養好的細菌,減少引發這些疾病的危機。所謂活得健康,離不開飲食均衡、多菜少肉、維持恆常運動、作息有序等傳統智慧。不少天然食物含益生元,如蒜頭,以及韓國泡菜一類發酵食物,有助腸道繁殖出有益的細菌。

大數據支援對照檢驗

通過檢驗病人的糞便樣本,透視腸道細菌的基因圖譜,與健康正常群組比較,便知道腸道細菌有何不足或過量,把過多的減少、缺乏的補充,平衡好、壞細菌,乃治療大趨勢。細菌好比分支眾多的大家族,須以「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方法才能層層深入檢驗。但用作對照的所謂「健康正常」群組,要具體界定,須有大數據配合,當數據庫愈大,包含愈多不同種族、階層、年齡人士的組合,能更準確辨識健康指標,完善對照檢驗的效果。


中大醫學院團隊開展了一項名為「三歲定八十」的研究計劃,在香港以至大灣區,蒐集十萬組母嬰的糞便樣本,跟進十年,建立龐大的數據庫,會為眾多健康疑問提供答案,如仔細界定何謂「健康正常」群組。計劃將持續進行,數據愈豐富,結果愈精確,臨床應用的效果更佳。

菌群移植「便」能治病

部分人的腸道遭一種特別的細菌侵襲,出現「難辨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即使施用各種抗生素,仍不奏效,此病的致命率頗高。研究發現,通過腸道菌群移植,近九成患者可治癒,乃醫學上的重大發現。目前,歐美及香港都採用這種治療方法,中大醫學院是香港唯一的移植及研究中心,給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內該病症患者提供治療。

 

操作上,先採集健康人士的糞便,經提煉程序取得細菌,貯藏備用,治療時,可通過內視鏡移植到患者腸道。當中最困難在於「健康人士」的界定,亦是科研的重點。中大醫學院過去5年已成功治療幾百位患者,治癒率達九成,並未發現副作用。至於用來治療其他病,現仍處研究階段。

益生菌精明選

科學研究證實,益生菌能改善多種健康問題,現有50、60種可食用的益生菌,但坊間的產品質素參差,若選用,須小心衡量:
• 產品針對哪方面健康問題,有否醫學數據支持?自稱「有效」並不可信。各人腸臟內所欠缺的或過多的細菌,各人有別,必須弄清楚哪種益生菌對本身的健康有作用。
• 產品提供的研究數據,是來自西方人為主?有否亞洲人,以至中國人的數據?因為不同種族、居住地人士,所需要的細菌組合也有分別。

 

益生菌屬補充劑,不能取代治病的藥物。別迷信單靠服用益生菌就能得到健康,維持良好的飲食及生菌群移植「便」能治病 活習慣是無法取締的。

16-1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