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義
王藹慈博士:我愛我心晴
從2007校園計劃開始,王藹慈博士(Gloria)便一直與心晴行動並肩同行,即使身份不斷轉換,她始終以其專業知識及實際行動支持本會。這些年來她見證香港人在情緒健康認知上的提升,卻又因社會動盪及疫情而愈感焦慮不安。推動情緒健康教育之路修遠漫長,Gloria期盼心晴行動一起繼續努力,在協助香港人達至身心健康方面發揮更重要的角色。
王藹慈博士(Gloria)是心晴行動現屆執委,主力領導教育及服務小組。由她帶領團隊推動情緒健康的前
線工作,勝任有餘,因為她不但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早於十幾年前,心晴行動開展校園情緒教育計劃時,她便已加入成為團隊一份子。
一起走過的日子
「我是在2007年心晴行動開始籌備校園計劃時加入,當時會址在慈雲山屋邨,雖然只有幾位職員,但大家上下一心,希望推動情緒健康,倡議社會關注情緒病問題。」
回憶起當年早上在機構大閘前的乒乓桌旁一起等開門、中午大伙兒去慈雲山中心吃飯的日子,Gloria仍然非常回味,簡單純樸的同儕情誼,還有不分彼此、勇往直前的朝氣和幹勁,編織出Gloria與心晴行動的青葱歲月。
情緒健康教育對十幾年前的香港學校來說,算是較新領域,心晴行動於是邀請了譚詠麟「校長」、MR.樂隊等一起宣傳。「我們不斷走訪學校,大姐明(林建明小姐)又邀請MR.樂隊的成員等一起開晚餐會議,討
論如何令中小學生明白情緒健康的重要,還有統籌義工、尋找贊助商等等……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校園計劃最後總算順利展開,這一點一滴都為我們日後的校園推廣計劃奠下良好基礎。」
Gloria在計劃開展的第一年以全職身份加入,其後因個人進修,改以兼職形式擔任輔導員及其他工作。2019年她轉到大學任教後,接受心晴的邀請加入執委會,以另一個身份與心晴行動一起繼續推動情緒健康。
與心晴行動一同成長的十多年,Gloria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一些服務使用者慢慢走出情緒病的困擾,再回到中心積極參與義務工作;亦有一些義工朋友十多年來堅持協助義工團隊,這些都叫她十分感動和難忘。
義務工作令人療癒
Gloria第一份職業是在深水埗區做地區工作,主要服務居於區內私人樓宇的獨居長者。「那時候我發覺自己比較喜歡深入了解個人內心所經歷的心理過程,並希望在這方面幫助別人,所以我慢慢就往心理輔導這個專業發展,不經不覺已經超過15年。」
作為臨床心理學博士,Gloria平日經常面對求助者的各種問題及負面情緒,她直言自己也試過被負面情緒影響,所以她會學習不同方法,去幫助自己處理這些情緒。
「我平時有冥想的習慣,我會透過定期的靜觀練習或者其他冥想,例如慈心祝福,去平衡自己情緒。有時我亦會參加靜觀共修聚會,以淨化自己的內心,好讓自己能夠以一個更安穩的心去服務別人。」
平日兼顧工作與家庭,還參與心晴的義務工作,Gloria雖然非常忙碌,但她覺得反而可為自己帶來正面的情緒。「正向心理學指出,我們如果能夠從事義務工作,或者懂得感恩,其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會帶來良好影響。心晴團隊包括不同背景和專業的人,跟他們一起共事,讓我可以向他們學習,一同服務,一同成長,對我來說非常療癒。」
面對人生各種壓力,Gloria覺得最佳的處理方法是由「原始點」做起,即回歸自己的身體,令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我會每天定時做運動,那怕只有短短10分鐘;同時亦恆常修習靜觀,讓自己覺察身體跟情緒,當發現有少許不妥時就即刻處理。例如發覺喉嚨有少許痕癢,或者身體比較疲乏可能快要感冒了,我便會吃些健康食物或者補充劑,早點睡覺。另一方面,靜觀能讓我早點察覺不良的情緒,為我提供一個壓力警示,讓我知道,是時候要到郊外走一走,和朋友聚餐聊一聊,或者讓自己放空一下,調整身心再出發。」
情緒教育展現機遇
作為推廣情緒健康教育的中堅份子,Gloria見證了香港人的轉變。
「香港人十多廿年前對情緒病很忌諱,很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有情緒病,既缺乏情緒健康知識,亦不知如何求助。不過慢慢愈來愈多人了解到情緒病是甚麼一回事,不再忌諱討論,甚至公開承認自己是患者,這些都反映出市民開始認識情緒病,甚至不再害怕站出來討論,我覺得這對於社會人士的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亦見證到心晴行動在推動情緒病去標籤化的努力沒有白費。」
近年愈來愈多非政府組織加入推動情緒健康的工作之中,Gloria覺得值得欣喜,這代表大家愈來愈重視情緒健康;但由於社會衝突及疫情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很多香港人對未來都感到焦慮不安,令情緒健康教育及推廣工作面對更多新的挑戰。
「在心晴賽馬會喜動校園計劃閉幕禮的新聞發佈會上,我曾提及該計劃結束後的一連串延續工作,包括到校面談輔導計劃等,但由於疫情,很多活動及工作都受影響或延期。」
社會上充斥着焦慮不安的危情,或者也是另一個契機,令大家會更重視身心健康。Gloria亦期望心晴行動在危與機之中,能發揮着更重要的角色,進一步推動香港人的情緒健康。當然,這絕對少不了像Gloria這樣的有心人,熱愛投身於身心健康推廣的工作之中。
處理壓力心得
跟自己正面說話
如果大家有留意,我們每天其實都有很多內在對話,當中有部分是負面訊息,尤其當我們受負面情緒影響時,總會用一些情緒化的說話去「打沉」自己。大家不妨嘗試轉為對自己說些正面的說話,例如不要跟自己說:「不知為何頭頭碰着黑!」可以跟自己說:「等我慢慢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不要說:「我做不
到了。」,改為「我可以盡力嘗試。」
停一停
在緊張關鍵時刻,一個簡單的行動,便可以幫助阻止情緒惡化。例如要上台演講前,我們可以深呼吸,慢慢讓身體放鬆;很憤怒時,可以洗個臉,飲杯水。如果事非緊急,不妨先放下,待明天再去處理,也許放下後,便會有新靈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