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主辦
幼稚園學童焦慮現況剖析發佈

A. 背景資料

本研究目的是瞭解香港幼稚園學童的焦慮情況。共邀請了12所本地幼稚園(包括:沙田、黃埔、紅磡、屯門、元朗區)的家長填寫問卷,收回1,317名3-6歲幼童的家長的問卷,其子女平均年齡為4.6歲。結果由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梁淑雯教授發佈。

本研究採用幼童焦慮問卷( Spence Preschool Anxiety Scale),5個分量表共28條題目進行,包括:受傷恐懼、社交焦慮、分離焦慮、一般焦慮及強迫症。

036-037_edited_edited.jpg
036-037_edited_edited.jpg

B. 結果顯示

1. 有21%幼童情緒健康極需關注,且焦慮屬於內隱性問題,不容易察覺,要多留意及觀察。

038-039_edited.jpg

2. 香港幼童焦慮程度比中國低,與西方比較則相約。

數據顯示本港幼年學童情緒健康需要關注,數據亦 有助了解幼童的精神狀況、焦慮事件、明白幼童的需要 及計劃介入的方法。

038-039_edited.jpg
038-039_edited.jpg

C. 研究的限制及建議

•本研究並非採用全港隨機抽樣方式,所以不能歸納是次研究代表全港的情況建議以隨機抽樣方式在香港進行研究以掌握實際數據。

•建議進行追蹤研究,了解兒童焦慮情緒的變化,辨識關鍵的介入點。

•超過八成問卷是母親填寫,有可能幼童在家及在校表現可能有差異。建議邀請老師填寫問卷,數據有助了解幼童的精神狀況,明白幼童的需要及計劃介入的方法。

D. 總結

• 幼童會被焦慮相關的症狀困擾,實在需要我們關注幼童情緒健康。
• 焦慮屬於內隱性問題,不容易察覺;而且男女幼童經驗焦慮情況有不同,要老師和社工多加留意及觀察。

 

般人以為幼兒是人生中最快樂的階段,無憂無慮,正正是這些誤解,令成人忽略處理幼兒焦慮的情緒需要,引致支援不足夠。香港的學生在幼兒時期已經充滿壓力,社工在前線觀察到幼兒及成人未能察覺焦慮情緒的出現,對焦慮情况認知貧乏。焦慮其實有很多不同形式展現出來,例如容易忟憎、滿不在乎、不願合作、搗亂騷擾都可以是源自焦慮不安,幼兒這些令人反感的言行,惹來老師、家長只顧處理其騷擾性行為,卻忽略了他們背後的焦慮情緒,使他們的問題惡化,更難於管教和相處。


此外,家長壓力引致幼童焦慮是普遍現象。子女首次離開家門獨自踏入幼稚園後,家長心裡亦會產生緊張或焦慮情緒。父母愈緊張,孩子更緊張;父母愈焦慮,孩子更焦慮。家長處理子女的焦慮時,同時自己也會出現焦慮的情況。因此,幫助家長減壓非常重要。

孩子焦慮 及早辨識 紓解有法

焦慮事件免不了,但能及早辨識當中壓力所帶來的驚怕、擔憂、不安等焦慮情緒,有助紓緩情緒及改變不合宜的行為反應。其中學習使用心情句語表達感受、自我安慰口訣、深呼吸、自我放鬆方法等,都有助幼兒及成人紓解 焦慮情緒,使心情平伏。只要幫助幼兒日常多練習,在他們有需要時便能應用出來,使焦慮情緒不再在小小的心靈上聚積起來,幼兒就能擁有健康的心靈成長!家長與子女的親密關係,更是孩子勇於面對挑戰、克服焦慮的基石。

038-03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