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硬漢子
情緒「隱」患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督導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員及督導    鄧焯榮博士

 

「做個真的漢子……」,社會上男女性別定型的固有觀念影響深遠,男士經常堅守硬朗形象,即使受抑鬱、焦慮情緒困擾,亦不自覺地輕視,縱然察覺,亦抗拒求助。心頭石不會無端消散,反愈砸愈痛,或驅使他們藉酗酒、賭博等成癮行為自我麻醉。問題可透過調整心態開始,逐層拆解。新冠肺炎疫情綿延兩年,加上新世代熱
衷資訊科技,習慣在線社交,男士隱藏心結的問題愈趨複雜。

從輔導中心、醫院病房的籠統觀察,患焦慮、抑鬱等情緒病人士,女性相對多。但這僅屬「冰山一角」,未完全反映受助者實況。


男士同樣受情緒問題困擾,只是他們未必意識到,或無視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向外求助,卻可能是最需要協助的一群。


迴避求助 行為扭曲
男士不覺察,甚或迴避情緒問題,鮮少對外求助,每每傳統形象影響,尤其是華人,引致其建構的性別角色、氣質(Gender roles, Gender traits),偏向男子漢大丈夫,剛強不屈,即使抱病、遇難關,亦不向人傾訴,更遑論落淚等情緒表現。

上述觀念根深蒂固,尤其年長一輩。影響所及,男士普遍自覺不善表達感受,鬱結心內藏,承受的壓力沉重,表現徵狀、處理方法皆有別於女性。女性很多時會失眠、飲食失調,以致失控購物,即所謂「購物狂」;男性則傾向以非情感的方式自行疏導,如聯同「死黨」飲酒發泄,但內在問題並無解決,甚至演變成「行為性心理問題」,如酗酒、抽煙、沉迷賭博等成癮問題,當泥足深陷,這些問題較情緒病更被廣泛標籤,令他們更迴避求助。若情況加劇,甚或出現暴力行為,惡化成婚姻及家庭問題。


從表到裏 輔導改善
1981至96年出生的群組,被西方醫學組織定義為「千禧一代」,又稱「Y世代」,即目前的中年群體,他們的焦慮問題相對嚴重,另外,抑鬱症被預期將進佔本世紀「頭號殺手」其中一席。因男性普遍迴避求助,難被發現、接觸,情緒問題帶來的隱患不能低估。


即使男士願意求助,但若只處理酗酒等行為,成效未必顯著,因為這類行為主要源於內在情緒鬱結等深層問題,要先找出原因,繼而給當事人一些選項,慢慢取代其扭曲行為。由於當事人以這類行為取得內在的感覺,外在行為表現與內在情緒糾結互相緊扣,若單純採用戒掉心癮(如戒酒)的程序,只能除去問題的外層,並未直接處理深層問題。


心理輔導往往會追溯患者的原生家庭關係及成長經歷,涉及當事人如何塑造其自我概念及男性氣質。男孩子成長的頭6年,母親的影響較大,建立安全感,7歲後則主要受父親影響,父親形象益見重要。從輔導個案所見,這階段往往是問題根源所在,如童年時缺乏家長肯定、家長過度要求兒女跟隨其生活模式,部分男孩子的父親長年在外地謀生,雙方鮮少接觸,以致無法完好的建立男性角色模範,日後自我概念及人格容易形成行為性心理問題。

家人發力 維護推動
若男性當事人不肯現身求助,實難以被輔導機構發現,這時候家人或可扮演關鍵角色。他們可觀察當事人有否出現酗酒、賭博等行為性心理問題,同時了解他結交的朋友。如上文指出,男性傾向找友好歡聚消氣,有時候或需要透過這些人幫忙勸解當事人求助。事實上,若家人的關係緊密,儼如提供了保護網,有利於推動當事人遇問題時對外求助。


除了旁觀,家人也可能被捲進問題漩渦,特別當事人出現暴力行為,危及親人。家人可衡量當事人的極端行為,是否令他無法工作、影響學業,對本身及家人構成危險,從而決定要否主動求助,甚至報警。因當事人或自覺本身出了問題,家人求助可及早處理,避免惡化至嚴重階段。若當事人不肯現身,輔導上可能通過家人介入,要處理的或涉及整個家庭系統。

氣質教育 從小預防
男性隱藏情緒困擾這課題,應以綜合的角度觀察、處理,不能忽略社會系統、文化背景的影響。
要令深受傳統性別定型影響的男性適時求助,得改變其固有觀念,實不容易。從宏觀角度,應及早預防,從小開始進行性別教育,轉化性別氣質的定型。


小學階段已可以為學童進行氣質教育,介紹具備共融取向的兩性融和氣質(Androgynous),對個人精神健康及成長發展,提供多元選擇,締造更多可能性。以就業為例,不少工作崗位在用人上,仍依據男性粗枝大葉、女性心思細密這類性別定型作取捨。若從較中性的角度衡量,可給雙方造就更多機會。從小推動這種性別教育,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至於目前的外展教育工作,如到中學辦講座,可以介紹疫下新常態、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給年輕人分析哪種性別氣質能配合社會發展,順應趨勢生活,減低性別定型,協助他們更整全的規劃人生。

境內外:觀男人,男人觀
中國傳統家庭,男尊女卑,階級分明,導致華人社會的性別角色定型情況嚴重。曾有關於性別角色的研究發現,內地近十年有相當的進步,較香港還開放,如較少性別標籤。一般群眾對精神健康的態度亦相對豁達,男士較接受情緒起落是正常的問題,於向外求助、接受幫助,持較開放的態度。


日本男性的隱藏傾向很極端,傳統形象對男性造成巨大壓力,當他們面對壓力及挫敗時,部分人便選擇蹲在家中去逃避,結果一蹲就往往數十年,成為「繭居族」。這涉及當地的社會文化現象,這些人很多時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

 

隨着人口老齡化,隱蔽青年逐漸成為隱蔽中年及老年,產生更多嚴重的社會問題,部分人甚至倒斃家中多時亦無人發現。香港的鄰里關係較緊密,情況未至於如此嚴重,但未來或會惡化,應儘早預防。

前瞻:新常態.新世代
在防疫措施持續執行的新常態下,屬中年群體的千禧一代,人際交往大減,變得依賴社交媒體。但部分人非在平台上與人互動,單純觀看,愈看得多,與人比較下,恐懼、孤寂感愈強,益形自我封閉。加上近兩年的社會氣氛,儼如困獸鬥,男性承受的情緒影響更須關注。


部分機構針對男性的迴避心態,採用小組模式,帶動同行者互相支援,但因過度聚焦,部分男性或會卻步;況且這形式對中老年群體作用較大,對千禧後的Z世代(即九十年代末至2010年出生)則較難奏效。Z世代處身人工智能世代,善用社交媒體傳遞訊息,與人溝通、對話的模式大異從前,不熱衷面談對話,即使傾電話也嫌過於直接,感到不自在,難以對答。


新世代的性別角色定型問題估計較上一代少,卻衍生其他問題。因習慣以網絡溝通,已形成社交焦慮,迴避向外求助的問題更嚴重。要協助他們,傳統的面談、課堂講授已不太可行,須混合實體和虛擬方式,多用社交媒體、聊天室等平台聯繫他們。這類交流模式刻下已屬常態,對精神健康的影響則有待觀察。

16-17.jpg
bottom of page